英媒:中航空樞紐建設或引產能過剩
英國路透社9月15日文章,原題:中國航空樞紐建設潮引發擔憂 超過50個中國城市以建設機場及其工業區的方式回應政府提出的清潔的經濟增長計劃。問題是,這些機場或許并不需要。
這些城市希望建設項目能夠為當地吸引高科技等領域的投資,就像政府鼓勵的那樣經濟可以從污染嚴重的工業中轉移出來。但有批評指出,航空樞紐建設將加劇中國試圖解決的以借貸搞建設的問題。
經過多年的投資,中國政府正在努力發展以消費驅動的經濟,而在經濟增速放緩時,持續的在工廠和基礎設施的投資就有可能變得冗余。
“這樣的計劃通常高調開場,黯然收場。”政府調研員王軍(音)上月參觀了一個機場項目。他說:“(航空樞紐建設潮)對整個國家來說不一定是件好事,因為投資過多會導致產能過剩,繼而增加地方政府的債務。”他指出:“現在已經有了一些投資過剩的信號,比如中國一些地區已經有很多機場了,它們并沒有完全運營。”
一家咨詢機構的高級咨詢師王小華(音)說,建設一個航空樞紐比建設一個機場更復雜。首先需要每年至少1000萬的客流,20萬噸的貨物量。到2012年底,中國只有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深圳和昆明達到了這樣的客流量和貨物量。
王小華說,“(建設航空樞紐)很火爆。許多城市都非常熱衷于這個想法。”可以肯定的是,隨著經濟的增長,中國將需要更多的機場。中國每百萬平方公里只有19個機場,而美國平均百萬平方公里有57個機場。不過利潤是難以預知的,中國民用航空局(CAAC)數據顯示,在中國的183個機場中,有143個是賠錢運轉的。三分之一的客流量和一半的貨物都只經過三個航空樞紐——北京、上海和廣州。
如此激烈的競爭并未使河南省鄭州市——一個位于北京南部、與之相隔650公里的城市退卻,鄭州計劃在其已有機場的基礎上再增加3條飛機跑道。河南省長謝伏瞻說:“我們將努力減少從鄭州到中國東部、西部和中部的運輸成本,建設連接機場與中國其他地區的高速公路。”
不過,全球快遞協會中國代表雍虎認為這個想法不一定會成功。他認為,美國聯邦快遞已經為富士康、蘋果等主要公司提供服務,“除了富士康,還有其他公司在這嗎?”雍虎問到。
然而,“機場熱”仍沒有消減。中國東北部港口城市大連正在為一個全新的機場建設一個20.9平方公里的島,這將是世界上同類機場中最大的。位于湖北中部山區的神農架,為建設機場正在削平5座山。
中國民航局局長李家祥表示,5月舉行的一次行業論壇表明,建設機場反映了當下這個經濟時代。他說,“在上世紀80年代,人們都說‘要想富先修路’。現在,他們要說‘要想發展,先建機場’”。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中國逾50城市欲建機場 被批加劇地方政府債務
- 下一篇:廣東機場建設“高燒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