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逾50城市欲建設“空港”未必都需要
中國逾50個城市響應中國政府的低碳經濟增長號召,計劃修建空港,即附帶相應經濟區的機場。外媒指出,問題是,不是所有的城市都需要這些。
據路透社網站9月16日報道,這些城市希望這些基礎設施項目能吸引物流、高科技和金融領域的投資,這些都是中國政府為鼓勵經濟發展遠離重工業支撐所積極倡導的行業。
但批評人士認為,這些項目都將使中國正竭力擺脫的問題進一步惡化:地方政府多年來推動經濟發展靠的就是借債啟動基礎建設。
報道稱,經過多年的巨額投資,中國政府正嘗試促使經濟向消費主導型發展,擔心隨著經濟發展的放緩,經過持續快速投資的工廠和基礎設施將會呈現過剩情況。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軍表示:“這些項目往往開始很高調,但結果很糟糕。”他上個月參觀了一處機場項目。“這對整個國家不一定是件好事,因為這么多的項目往往會導致產能過剩,增加地方政府的債務負擔”,“在有些地方機場運力已經過剩了,有些地區機場比較集中,運力不充分”。
報道稱,開銳咨詢管理高級咨詢師王曉華表示,建立空港并不是建造一個機場這么簡單。
她表示,首先需要滿足每年客運量至少要達到1000萬人次,貨物吞吐量達到20萬噸。到2012年年底,只有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昆明符合上述標準。“這個概念現在很火,很多城市對建立空港都很積極。”
根據中國民航總局的數據,在中國183個機場中,有143個虧損。這就意味著,在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愿景中新建的80個機場,有超過60個會陷入虧損。
中國民航總局的數據顯示,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乘客和半數的貨物會通過北京、上海和成都三個航空樞紐。
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的例子可說明這一領域的競爭激烈程度。該機場的改擴建工程總投資約為40億美元,為吸引周邊乘客來石家莊坐飛機,他們推出了報銷八地旅客往返該機場火車票的服務,包括來自北京的乘客。
這種艱難的行業前景并未讓鄭州卻步,該城市規劃到2025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航空貨郵吞吐量擴大10倍,達到300萬噸。
河南省省長謝伏瞻表示:“進一步完善以鄭州機場為中心的陸路交通網絡,加快構建對接東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區的物流通道,降低物流集疏成本,提升競爭優勢。公路方面將完善機場周邊的高速公路、干線公路。”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廣東機場建設“高燒不退”
- 下一篇:加媒:中國開通海拔最高民用機場強化對西部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