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量身打造設施設備“體檢時刻表”
為響應首都機場建立安全隱患零容忍長效機制的要求,首都機場股份公司于2019年1月發布了《首都機場設施設備生命周期管理制度》(以下簡稱:制度)。該制度旨在從設施設備生命周期中的重要環節入手,為首都機場安全運行服務等領域內的設施設備的規范化管理提供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指引思路。據制度負責人介紹,該制度總結固化了首都機場現有設施設備管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有效做法,明確了安全運行關鍵設施設備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為首都機場“平安機場”的建設提供了新保障。
從前期的規劃、設計、選型、購置、驗收、安裝調試,到中期的使用、維保、檢測、維修、改造,再到后期的拆除、報廢,這份新出臺的制度對設施設備在不同階段的全過程進行了全方位管理。該制度以股份公司目前設施設備生命周期管理經驗為基礎,對現有的《首都機場服務設施設備生命周期管理規范》進行了擴充,將管理對象由單一的服務設施延展到了各部、中心、支隊所屬資產范圍內的所有生產運行設施設備。針對不同的設施設備,各管理部門將因地制宜地建立設施設備基礎資料及檔案管理制度、設施設備臺賬管理制度、巡視檢查制度等至少九項制度,全方位覆蓋設施設備全生命周期。
在“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方針指導下,設施設備生命周期管理的核心環節設定為建立并實施生命狀態定期監控機制,即針對設施設備核心部件,確定其核心部件的生命狀態監控指標及評價標準。制度負責人將該機制形象地比喻為設計一張“體檢時刻表”:“就像人需要定期體檢、預防疾病一樣,設施設備在運行一段時期后也需要用‘體檢’來排查隱患。通過對病例式檔案數據進行系統性分析,管理部門就能為各類設施設備量身打造一張‘體檢時刻表’,對待平穩運行期的設備如何維保,對待即將進入降效期的設備設施如何檢修,對于天氣敏感的設備設施在特殊天氣到來時又如何巡檢……”對設施設備進行預防性維護,將有效降低設施設備的故障率、提升可靠性,從而減少因故障引發的異常事件數量,確保機場的安全平穩運行。
在實踐中,設施設備生命周期管理已然展現出一定成效。其中,首都機場飛行區針對廊橋及橋載設備,從800余件零件中梳理、識別出了196件重要零部件,并按照是否直接導致廊橋停運的標準,進一步梳理出21項關鍵零部件。經過系統結構及故障數據分析,工作人員將液壓馬達減速機開啟壓力作為設備生命狀態監控指標,將設備生命周期按照開啟壓力大小分為大于2.5bar的穩態階段、2-2.5bar的降效階段和低于2bar的降效加速階段等三大階段,讓巡檢人員對于設備設施所處的“年齡段”一目了然,并針對不同生命周期階段,制定出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此外,設施設備生命周期管理也已應用于信息科技部的UPS設備運行管理,該設備的生命周期管理在設備選型、安裝調試、設備維護、設備管理等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落實生命周期管理制度是建設平安機場的重要任務之一。《首都機場設施設備生命周期管理制度》為各部門深入探索落實設備設施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具體工作方法提供了重要工具,搭建了確保設施設備可用可靠的科學管理模式,并樹立起“老不等于壞”的正確認識。通過不斷吸取實踐中的案例經驗,未來,該制度內容將繼續完善,以對標平安機場建設要求,持續推進標桿建設工作。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南昌機場:1號坪南區機位及滑行道通過監管局檢查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