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韓跨國境流量管理國際合作再獲新成果
近期,在國際民航組織亞太地區流量管理指導組第10次(網絡)會議上,民航局空管局與日本民航局空管局、韓國交通部空管局共同提交了“東北亞地區流量管理合作組(NARAHG)運行概念工作文件”,將通過信息共享、協同決策、互聯互通和同步建設等方式,實現中日韓之間航班無縫管理,切實減少航班運行限制,提升空域運行容量和效率。
2015年中國在會上首次提出建設CRACP平臺的設想并與日韓以及國際民航組織達成共識。
2015年,中日韓國際航班流量和增長總量比2014年增幅13.53%,2016年同比增長更是達到了18.75%,空域運行容量和效率的提升刻不容緩。2015年10月,中方在NARAHG第三次會議上首次提出東北亞地區(中日韓)跨國境流量管理合作這一運行概念。為實現中日韓三國流量管理協同,經國際民航組織批準,日韓一致同意實質啟動由中國提出并研發的“跨境流量管理協同試驗平臺”(CRACP)。2017年初,中日簽訂中國民航空管首份流量管理雙邊協議《上海空管中心與日本流量中心流量管理工作協議》;同年7月,中日韓跨區流量協同系統工程進一步推進,民航局空管局配套投資800萬,此項目也得到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上海市交通委員會、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配套投資135萬;6月,合作組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同步實現了中日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日計劃每日互換常態化運行。上海市交通委巡視員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平臺研發為推動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打造亞太大型國際航空樞紐,進而提供世界領先的樞紐服務品質發揮了積極作用。
中日韓間國際航班流量和增長狀況
2018年初,中日韓實現CRACP常態化運行具有重大里程碑意義,它標志著我國跨國境流量管理進入了一個良好的發展軌道;2月7日,中日實現CRACP客戶端安裝并成功進行互聯測試,測試獲得成功;7月21日,在日本國家流量管理中心和韓國國家流量管理中心統一部署了我國研發的CRACP平臺,并制定了數據交互接口協議和協同工作流程。民航局空管局副局長文學正介紹,“中日韓三國相關流量管理單位可以通過該平臺進行流量管理協同測試,模擬流量管理業務協同場景和業務流程,商討三國流量系統互聯方案。我們通過總結近幾年流量管理國際合作、探索經驗,開創性地提出了無縫的國際流量管理計劃,這是提升東北亞地區國際合作的重要舉措,也是國際流量管理合作大戰略中“東”部方向戰略。”
日本福岡國家流量管理中心CRACP調試現場
韓國大邱國家流量管理中心部署CRACP
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日韓國際航班流量和增長總量迎來歷史的一個新高度,總量超過27萬班次,同比增長達到了14.87%。中日韓國際航班量占全國國際航班總量的34.12%。按照推進計劃CRACP第二階段試點,完成相關概念配套升級工作,并增強運行數據模擬和分析能力,啟動測試工作,加強網絡傳輸安全性,優化中日韓三國間數據的傳輸效率,增加中日韓跨國境流量管理運行穩定性和數據安全性。中日韓三方工作組將根據中日韓流量管理無縫對接的進展和效果,適時提交對現有亞太跨區流量管理運行框架進行補充修訂意見。
CRACP三階段
隨著概念不斷完善并上升為國際組織相關標準,今后中日韓三國流量管理系統可以通過該接口協議進行互聯互通,達到各國流量管理系統間通過網絡無縫協同的目標。按照目標,2020年中日韓三國將啟動基于亞太地區虛擬專用網絡網絡的流量管理系統數據交換測試,2021年具備實現流量管理系統間數據無縫對接的能力。
華東空管局先行先試的跨國境流量管理是全國流量管理系統的重要業務之一。2021年5月,全國流量管理系統計劃投運,該系統對支持全國境內以及跨國境流量管理形成更強有力的支撐,也為國際區域性流量管理提供了寶貴的探索實踐。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美兩架飛機相撞至少2人死亡 另或有6人失蹤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