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機場:積極推動第七航權政策落地 構建海南自貿港開放新高地
6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明確支持在海南試點開放第七航權。6月3日,民航局配套出臺《海南自由貿易港試點開放第七航權實施方案》,明確單向自主開放和開放政策疊加內容,這是我國民航首次同時試點開放客運和貨運第七航權,標志著海南成為我國大陸地區首個開放客運第七航權的省份。作為海南省重要的民航運輸窗口,海航機場集團(以下簡稱“海航機場”)旗下海南省內機場將充分用好這一利好政策,通過區域航空樞紐建設,打造國際旅游消費中心、提升自貿港服務品質等方面,加速客流、物流的動量,提高海南民航業綜合競爭能力,進一步推動旅游業、現代服務業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
機場基礎設施擴容升級 推進區域門戶樞紐機場建設
海南作為一個島嶼型省份,民航是最為便捷、重要的運輸方式。航權的進一步開放,意味著外航將以海南為航空樞紐進入中國龐大的航空運輸市場,這對海南各機場的容量、基礎設施及運行水平提出更高要求。近年來,隨著海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海南島內的海口美蘭國際機場(以下簡稱“美蘭機場”)、三亞鳳凰國際機場(以下簡稱“鳳凰機場”)運行能力趨于飽和,基礎設施保障能力提升刻不容緩。
為了更好地把握海南自貿港建設過程中民航事業的發展契機,海航機場一方面鉚足馬力推進美蘭機場二期項目施工進度,計劃于6月30日主體工程完工,并于今年年內投入運營,其設計目標為2025年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500萬人次、年貨郵吞吐量40萬噸。項目竣工啟用后將為第七航權開放后國外航司的進駐提供硬件設施保障,逐步形成以美蘭機場為依托的港城一體化臨港經濟帶,從而推動海南以更加完備的設施和最開放的姿態,為海南自貿港建設貢獻積極力量。
另一方面,海航機場有序規劃鳳凰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建設,據了解,鳳凰機場現有停機位數量83個,航站樓面積達10.7萬㎡,可保障旅客吞吐量2300~2500萬人次/年,構建出以海口、三亞為主陣地的海南自貿港空港集群,推進區域門戶樞紐機場建設。
打造國際航空物流樞紐 構建全球快速運輸通道
第七航權開放后,隨著航空運輸業的自由化、便利化,必將吸引更多的生鮮冷鏈、航空運輸等企業的目光,逐步形成“集聚效應”,帶來更多的航空貨運發展機遇。為此,海航機場將緊抓航空物流產業發展機遇,加強國際快件、出口貿易、跨境電商等業務服務,努力做強海南航空樞紐的物流產業板塊。
“以前美蘭機場是沒有跨境快件業務資格的,國際快件都是從廣州進關,然后再轉運到海口,現在國際快件運達美蘭機場后經過檢驗檢疫,可以直接配送,這樣一來就大大減少了通關時間,壓縮了企業的物流成本。”美蘭機場國際貨運中心經理杜春雨介紹說。
與此同時,三亞機場在現有國際快件中心基礎上,結合保稅物流中心(B型)項目深入推進跨境電商業務。目前,保稅物流中心(B型)項目正在有序推進建設中,總建筑面積約為3萬㎡,主要開展國際快件、國際郵件、出口貿易、跨境電商、會展商品保稅存儲業務。該項目建設后將有助于擴大海南省對外開放平臺,完善海南省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空間分布,為旅游業、物流業等提供保稅綜合配套服務。
打造機場商業新形態 建設國際旅游消費中心
機場作為旅客進出海南的第一站,具備了天然的商業優勢。第七航權開放后,境外游客增多,加上免稅購物新政的加持,海航機場將依托航權開發帶來的境外客流增長契機,借鑒國際優秀機場商業模式,逐步將海口、三亞兩家機場打造成為入島旅游的必去打卡點,將機場的商業建設成國際旅游消費中心的第一站。
據了解,目前美蘭機場二期航站樓商業規劃面積為2.41萬平方米,商業點位達251個,可為機場免稅等業務提供強有力的硬件支持。同時,隨著海航集團與中國旅游集團的戰略合作協議簽署,明確推動在鳳凰機場新增離島免稅店項目落地,這將加速推進海南以機場為核心的臨空經濟的發展。
踐行“店小二”服務精神 提升服務品質
“隨著裁判員的一聲令下,航食車等各類特種保障設備發動起來開始對準航空器模擬艙門。”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特種設備保障航空器技能比武大賽正在美蘭機場的機坪上進行,來自海航航食、海口基地車輛保障部、南方航空、海航技術等單位的航食車、航空器牽引車、傳送帶車等特種設備操作人員就對接車輛安全性能排查、對接航空器、應急處置等內容進行比賽,比的就是誰更精準、誰更快速、誰能更穩的服務航空器。這將給未來第七航權開放后,服務好國外航司打下堅實基礎。
各類技能大比武只是提升服務品質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海航機場以“店小二”服務精神為引領,圍繞“我為自貿港建設作貢獻”內容,不斷提升國際化機場服務“軟實力”,不僅先后推出旅客安保全流程項目、“愛不釋手”特殊旅客創新服務、增加“中英韓俄”四國語言升級機場標識牌等個性化便民服務,更通過打造“晴雨守護 行李無憂”“至精至美 傾心相伴”等服務品牌的形式,凝練機場優秀的服務產品,打造機場管理標桿品牌。
未來,海航機場將緊抓海南建設自貿港的戰略機遇,不斷完善國際航線網絡布局,積極推動海南省第七航權開放政策落地,并加快對海南省內各機場空港經濟區的規劃與建設,提升機場與城市間的經濟連接性與對外服務的輻射能力,從而提高海南島旅游知名度和國際影響力,促進海南國際航空市場良好發展,助力自貿港建設。
【知識擴展】
航權是世界航空業通過國際民航組織制定的一種國家性質的航空運輸權利,因為航空運輸只要超出自己的國界就涉及到其他國家的主權,國際航空運輸就需要一個在全球行業范圍內有一個統一的規定,航權就屬于這個規定其中的一部分。
民航共有九大航權。其中,第七航權被稱為“完全第三國運輸權”,是指不從本國出發而獨立在兩個外國之間的航空運輸的權利,一國承運人在本國之外的其他兩個國家之間進行與本國無關的客貨運輸,而不用返回本國。
本次海南試點的第七航權,是我國民航首次同時試點開放客運和貨運第七航權,此前僅對個別國家在個別城市開放貨運第七航權。
第一航權:領空飛越權;
第二航權:技術經停權;
第三航權:目的地下客權;
第四航權:目的地上客權;
第五航權:中間點權或延遠權;
第六航權:橋梁權;
第七航權:完全第三國運輸權;
第八航權:(連續的)國內運輸權;
第九航權:(非連續的)國內運輸權。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美交通部:拒絕中國航司增加航班的申請 呼吁中方先調整政策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