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航:浦東樞紐“通程航班”新增5個國際站點
5月28日,東航打造上海浦東樞紐迎來新的里程碑,“通程航班”項目新增芝加哥、馬德里、布拉格、阿姆斯特丹、斯德哥爾摩等5個國際站點,加上之前已經實現的69個國內外站點,意味著越來越多途經浦東機場中轉的旅客,將享受到“行李直達”、“行李免提”帶來的輕松與便捷。
“通程航班”是深受旅客歡迎的中轉模式之一,這種可以讓旅客在始發地一次性辦理始發站及所有經停站的乘機手續,并可直接在目的地站提取托運行李的“通程航班”模式,極大地方便旅客在中轉站轉機后續航班。
5月28日當天,搭乘MU256航班從芝加哥抵達上海再轉機前往廣州的張先生愉快地說起這次通程航班的乘機感受。家住廣州又常年在海外工作的他,經常需要往返美國和中國之間,以往搭乘芝加哥到上海的航班時,登機牌和行李托運等手續都只能先辦理到浦東機場,抵達后都要拖著沉重的行李箱來回穿梭于中轉廳間,還要重新辦理值機和托運,既耗時又費力。此次,他驚喜地發現,在芝加哥機場就能辦理聯程登機牌,托運行李更是直掛到了廣州。在東航中轉人員的貼心指引下,張先生在浦東機場中轉大廳內輕松地完成了各項聯檢手續,順利到達了登機口候機。
搭建高質量、世界級的航線網絡,也需要加強樞紐中轉銜接能力。自2009年全國首家推出“通程航班”業務以來,東航在浦東機場“通程航班”項目已推進至第七階段,相繼開通37個國內站點、32個地區及國際站點。期間,東航不斷摸索創新、多方協調,首創“紅藍色中轉行李標示牌”,提高“通程航班”在中轉站的運行效率。隨著航班量、航線網絡的不斷發展,東航現有的“通程航班”業務量日均可達4000余人,約占東航上海浦東機場中轉旅客總量的40%。
數據顯示,2019年第一季度,東航在浦東國際機場T1航站樓共計保障中轉旅客93.7萬人,日均1.1萬人。這1.1萬人中有89.7%的旅客涉及國際航班的銜接。全面實現通程航班,能進一步加快旅客流、行李流的中轉速度,提高國際中轉旅客及其行李物品的通關效率,從而提升浦東國際機場樞紐競爭力。
為了項目的順利推進,東航在各項準備工作上也是下足了功夫。地面、空中、國內、國際及地區站點各方面積極聯動,完成了地面代理協議梳理、中轉系統更新、海關報文、參數更新等各項工作。針對海外站點地面代理系統不一致、站點業務統一性不一致等困難,從2017年起,東航推出地服一體化平臺,逐項攻關突破,同步推進業務培訓、流程優化等工作。據悉,東航在2019年內“通程航班”將新增94個站點,覆蓋的站點總數將達163個。屆時,東航浦東樞紐將進入“全面通程”的時代,為更多國內外旅客提供更便捷、更高效、更人性化的中轉服務。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山航地面服務部陽光班組:做“厚道”山航的踐行者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