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鵝皓月”到“天山木棉” 她在新疆見證南航樞紐建設
2019-09-18 作者:車捷 楊芳 馬磊 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 點擊量: 打印本頁 關閉
劉正巖,1964年出生,1985年參加工作,2019年即將退休。34年職業(yè)生涯的她見證了新疆民航的變遷,也見證了南航在疆樞紐建設的歷程。
學業(yè)務初成長 一切從零開始
1994年,新疆航空公司貨運搬運隊秧歌隊組織訓練
1985年的12月份,烏魯木齊早已進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刻。下午七點,窗外街巷亮起了路燈。劉正巖收拾東西準備下班,這是她上班的第一天。她長出一口氣,還好,工作一切正常,沒出什么岔子。正在她準備關門的節(jié)骨眼,一位貨主著急的來到了營業(yè)部,他有一票需要運往舊金山的貨物。
看到貨主著急的眼神,劉正巖二話沒說,放下東西,轉身回到柜臺。貨主要運送的是一票紡織品,需要從烏魯木齊出發(fā)在北京中轉后再運往舊金山。當時,從烏魯木齊運往疆外的貨物多數(shù)是來自外貿進出口十大公司和天山紡織局的紡織品,而進口的則多是機械設備。在劉正巖看來,這些都是此前在業(yè)務培訓中經(jīng)常會見到的貨物,并沒有什么稀奇。按照規(guī)定,檢查貨物、填寫單據(jù)、簽字、收款。完成后,貨主就可以去報關了。
第一次獨立工作接的就是國際貨單,劉正巖心里還有點小激動。結果第二天一上班,興奮勁兒還沒過,就有人告訴她,昨天辦理的貨單出問題了。
在民航客貨運業(yè)務辦理中,業(yè)務員在始發(fā)地和目的地的填寫中通常采用的是由IATA(國際航空運輸協(xié)會)統(tǒng)一制定的城市和機場三字代碼,以代替文字,減少國際客貨運間的運輸障礙。舊金山的三字代碼為SFO,而劉正巖在單據(jù)上填寫的卻是SAN。這樣,本來要送往舊金山的貨物就意外得被安排到了美國另外一個城市圣迭戈。還好貨主在報關前及時發(fā)現(xiàn)了問題,避免了損失。三十多年后,回憶起當時的場景,劉正巖還會不好意思地說:“沒想到自己的第一筆國際貨單就填錯了。”
吞吐量翻倍漲 DVD成了時尚寵兒
1985年對于新疆民航而言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在經(jīng)歷了27年由民航蘭州管理局代管的歲月后,1月1日,民航烏魯木齊管理局和新疆航空公司(南航新疆分公司前身)同時宣布成立。劉正巖所在的,正是新疆航空公司市場營銷部售票處貨運室。
新疆航空的成立為新疆貨運發(fā)展打入了第一支“強心劑”,次年,圖-154飛機的引入為新疆民航開辟更多國內航線提供了運力支持。隨后數(shù)年間,從烏魯木齊至北京、上海、廣州、西安和成都的航線先后開通,新疆航空貨運市場迎來了第一春。數(shù)據(jù)顯示:1984年,新疆民航的貨郵吞吐總量為403噸;1986年,這個數(shù)字猛增到972噸,與新疆航空成立前相比,增幅超過了141%。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改革開放帶來的社會紅利逐漸輻射至新疆地區(qū),劉正巖也切身感受到了變化。大批量藥品、石油設備從廣州、北京、成都等地陸續(xù)進入新疆市場;錄像機、錄像帶、VCD/DVD,這些曾經(jīng)聞所未聞的高科技電子產品走進新疆千家萬戶,成為當時的時髦產品。劉正巖自己也買了一套DVD設備。“當時港片很流行嘛,全是自己買的光碟在家看的。”回憶起那個年代,劉正巖笑著說。
貨郵吞吐量大漲的背后是有著硬件設施強有力的保障。1997年,新的室內庫房投入使用。新庫房占地近3.3萬平方米,劃分為國內貨運庫、國際貨運庫、辦公樓、營業(yè)廳、地磅房等功能區(qū),是當時新疆地區(qū)規(guī)模最大、設施最先進的航空貨站,較以往擴容了近7倍。那一年,新疆貨郵吞吐量達到1.3萬余噸,與新疆航成立之初相比,增長超過41倍。
連接世界各地 樞紐建設方興未艾
2002年,隨著貨郵吞吐量的增長,貨運代理人和大宗貨物越來越多,更多貨主選擇直接在機場進行收發(fā)貨物,紅山貨運的歷史使命宣告終結。5月11日,劉正巖告別紅山,回到機場。同年10月11日,新疆航空與中國南方航空聯(lián)合重組,實現(xiàn)一體化運作。
對于劉正巖而言,回到機場意味著一個全新的開始。除了需要學習新的業(yè)務知識外,她還需要盡快掌握不同機型貨艙的艙門限制以及最大載重量。當時,新疆機隊包括了安-24、伊爾-86、圖-154、雙水獺以及波音737系列在內的多種機型,機型的保障條件不盡相同。
是年,新疆貨郵吞吐量持續(xù)攀升,貨物種類也呈現(xiàn)出了明顯的地方“特色”。“當時,我們進疆貨物主要是來自青島和大連的海鮮、西安和重慶的雞鴨苗、北京和廣州的汽車配件、武漢的服裝包和成都的鞋子,出疆的主要是以羊絨衫、水果和干果為主。”聊起這些,劉正巖如數(shù)家珍。
如今,每天都有大批的時令特產、水果通過南航航班飛往各大城市
隨后的17年間,南航新疆貨運向著“一體化”、“電子化”快速發(fā)展。2003年,南航新疆分公司成立國際貨運海關監(jiān)管中心,開通國際貨運業(yè)務;同年,南航自主研發(fā)的大型貨運銷售系統(tǒng)—"唐翼"系統(tǒng)正式投入使用,實現(xiàn)訂艙、收運、倉庫管理、出港、進港等各運輸環(huán)節(jié)的自動化;2010年和2017年,南航集團兩次與新疆自治區(qū)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全面推進航空樞紐建設,加快貨運發(fā)展;2017年,夢想客機波音787進疆為貨郵運輸帶來寬體運力保障。行李確認系統(tǒng)、貨運短信服務平臺、貨物全流程跟蹤管理系統(tǒng)投入使用,推動貨運智能管理和服務水平再上新臺階。
2010年以來,網(wǎng)絡購物、跨境電商的興起也為貨運發(fā)展提供了新渠道。2018年“雙十一”期間(11月7日-13日),新疆分公司共保障出港貨物820噸,單日保障最高運量超260噸。新疆特產出口海外、華南華東服裝和電子設備出口中西亞、中西亞農副產品進駐國內一線城市,新疆已逐漸成為國內與中西亞貨物流通的熱門樞紐之地。
劉正巖在自己的崗位上見證著這一切的變化。34年的職業(yè)生涯,對她而言,是個人成長歷練的榮光歲月,對南航而言,則是在疆發(fā)展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全新征程。她驕傲地說:“我熱愛著這個崗位,我熱愛著這個團體。每次看到團隊中的新鮮面孔時,我就像看到了34年前的自己,那個填錯一張國際貨單的小姑娘。34年來,我看著貨物一點點變重,種類一點點變多。我知道,這是因為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了,也知道,這是因為我們國家越來越強大了。”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富蘊機場:順利完成暑運任務 旅客吞吐量增長214%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