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關注:中原翊翊挺脊梁
在中國遼闊的版圖上,中部六省勾勒出一條南北貫通的大國“脊梁”。
挺直脊梁,活出精彩。一個人、一個地區、一個國家要發展、要強大,必須像高山一樣挺直脊梁。
中部崛起規劃自2006年實施以來,中部地區人民十年磨一劍,奮發作為,積蓄起充沛力量,挺起了中國自信的“脊梁”。
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就做好中部地區崛起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為中部地區如何推進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帶來了機遇。如今,中部崛起勢頭正勁;未來,中國“脊梁”底氣更足。
要開放,修機場;要想強,上民航。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量,民航始終助力中部地區擎起大國挺立的“鋼鐵脊梁”。
70年奮斗看今朝。中部這片曾孕育出華夏文明的古老土地,正綻放出航空新經濟的蓬勃活力。
山西的振興航空產業宏圖、河南的依托航空引領轉型發展之路、江西的“千億航空產業夢”、湖南的“4小時航空經濟圈”、湖北的建設航空強省、安徽的推進航空運輸體系建設,這一系列圍繞航空制定的宏圖偉略,凝聚成一股澎湃動力,助推中部不斷崛起騰飛,助力這架承載著華夏兒女中國夢的“大飛機”不斷遠航高飛。
2018年中部六省民航及GDP發展數據
(張旭/制圖)
經濟發展靠藍天
產業升級展新顏
中部六省地處中華腹地,具有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區位優勢,同時也面臨“不沿邊、不靠海”的對外開放劣勢。
中部要崛起,須順勢而為。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航空運輸成為繼海運、河運、鐵路和公路運輸之后對區域經濟發展的第五沖擊波。
“經濟發展靠藍天!”面對實現高質量發展這一時代命題,中部六省不約而同給出了一個答案。
太原武宿機場
這幾年,中部六省圍繞航空做好樞紐文章:河南鄭州全力打造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山西太原奮力建設高水平樞紐機場,江西南昌矢志建設中部地區重要空港物流中心,湖北武漢竭力鞏固中部國際航空門戶樞紐地位,湖南長沙積極打造區域性國際航空樞紐,安徽合肥積極打造區域航空樞紐。
“大樞紐”帶動“大 物流”,背后連著“大產業”。
在河南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內,一個以智能終端為代表的世界級電子信息先進制造業集群初步培育而成,智能終端產業項目208個,投產企業67家,形成了從芯片、面板到整機,從硬件到軟件的全產業鏈布局,2018年電子信息業產值突破3000億元。
長沙黃花機場
“長沙機場瞄準‘4小時航空經濟圈’發力,不斷加密和新開國際航線”。湖南長沙機場總經理王其東表示,今年1月~7月,長沙“4小時航空經濟圈”內貨郵吞吐量同比增長114%。借助航空優勢,長沙黃花綜保區的海鮮產業、SMT(表面貼裝技術)設備產業已具規模效應。10余家海鮮貿易企業在此集聚發展,每周海鮮進口量超400噸,“世界海鮮產業園”初具規模;在SMT產業園內,近50條生產線落地,生產的物聯網安全模塊以及海上風力發電機中控系統等,通過航空便捷地抵達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
南昌昌北機場
“我們要在助力江西航空夢實現的路上奮勇當先,帶旺航空市場,帶動航空產業的壯大!”對于機場能夠發揮的作用,江西機場集團總經理周敏生有更深一層的理解。有了機場的支持,南昌臨空經濟區把目標定在著力打造“現代空港新城”上。近年來,南昌臨空經濟區堅持以電子信息產業為主導,同時積極發展新能源、新材料、智能裝備制造以及航空指向性明顯的現代物流等產業,并構建了LED全產業鏈發展格局。
距離武漢一小時車程的鄂州,正舉全力推進湖北國際物流核心樞紐建設項目。未來,這里將采用“航空貨運樞紐+龍頭航空物流企業”的國際主導模式,湖北省政府和順豐集團將共同打造亞洲首個專業貨運樞紐機場,代表國家參與全球航空物流業競爭。
物流飛天,產業落地,城市興旺,經濟騰飛!
近年來,中部崛起規劃中重點著力的制造業獲得空前發展:中部地區制造業總產值占全國比重從2006年的12.7%提高到2018年的25%。
近年來,一座座人便于行、貨暢其流、四海通達、充滿活力的現代化都市,以嶄新面貌屹立于中華大地之上,其中鄭州、長沙、武漢、鄂州還成為首批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近年來,中部地區加速奔跑,經濟總量和綜合實力不斷提升。2006年~ 2018年,中部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8%,比全國平均增速高1.9個百分點;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國比重由18.6%上升到21.1%。2018年,中部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8%,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2個百分點,增速位居我國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四大板塊之首。今年第一季度,中部地區生產總值增速繼續全部超過“國家線”。
一條跑道連世界
開放中部歡迎你
“要更好地發揮民航業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促進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等諸多方面的戰略性產業作用,為區域和世界互聯互通架起空中之路!”民航局局長馮正霖曾在多個場合強調民航在促進區域對外開放中的重要作用。
70年滄桑巨變,地處內陸的中部地區人民從封閉走向開放,以博大的胸懷大規模“引進來”,以開闊的視野大踏步“走出去”。中部地區的航空港由此成為開放與機遇的新“風口”。
一條跑道連世界!航空正推動中部地區形成“買全球、賣全球”的全方位開放格局。
2014年6月,盧森堡貨航開通首條鄭州至盧森堡全貨機航線。5年來,盧森堡貨航在鄭承運貨運量由2014年的1.5萬噸增至2018年的12.9萬噸,年均增幅達71%;市場份額由4.1%提高至25%,位居在鄭運營貨運航空公司首位。
在鄭州機場,經常能看見這樣的畫面:搭載著歐洲汽車零部件、高檔服裝的盧森堡貨運航班抵達機場;兩小時后,又滿載著中國制造的智能手機、箱包等貨物返回盧森堡。
過去6年,河南航空貨運的發展促成了“買賣全球”的國際貿易,既推動中國產品走進歐洲、走向世界,又將世界產品快速地帶到河南、覆蓋全國,實現了河南進出口總額的持續增長,2018年達到5512.7億元,居中部地區首位。
智能終端和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免稅店和保稅倉庫林立,跨境商品貿易交易繁忙,海內外企業紛紛入駐……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讓人不敢相信,2013年之前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還只是一座名不見經傳的小鎮。“我們的目標是打造一個生態智慧的航空新城。”鄭州市委常委、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黨工委書記馬健說。
一條跑道連世界!航空為中部地區人民建立了高效率的對外交流通道,讓他們方便地與世界“對話”。
武漢天河機場
今年5月的最后3天,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連增3條國際航線:5月29日15時40分,伴隨著南航開通武漢—伊斯坦布爾定期航班,武漢機場的國際地區航線達到60條;當天23時,東航開通武漢—緬甸仰光航班;5月31日,東航開通武漢—緬甸曼德勒航線。
自1998年開通首條國際航線至今,武漢機場用21年的時間形成了通達五洲、聯通四海的國際航線布局。當地百姓早上吃完熱干面去機場,落地后晚餐便可品嘗異域美食。朝發夕至,世界原來離我們那么近。
通過方便快捷的航空運輸,中部地區人民以更加自信包容的心態與世界對話。“Hello,welcome to Changsha!(歡迎來長沙)”長沙機場保潔員羅四清用流利的英語向外國旅客打招呼,今年6月底,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在長沙召開期間,航站樓內經常可以聽到這樣親切大方的問候。
一條跑道連世界!航空為中部地區加快融入重大國家戰略,全面推進雙向開放提供了廣闊平臺。
這幾年,江西主動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全面對接長三角一體化,著力打造內陸雙向開放新高地。作為航空工業的搖籃、新中國第一架飛機的誕生地,江西民航人發展航空主動作為。江西機場集團適時提出了打造長江經濟帶重要航空樞紐、“一帶一路”重要航空貨運基地和智慧空港的目標,為江西主動融入國家戰略提供航空平臺支持。
早在兩年前,安徽省政府為了更好服務“一帶一路”倡議、長江經濟帶建設,專門出臺了民航建設專項規劃,提出要形成以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區域性航空樞紐為中心、其他支線機場為節點、通用機場為補充的民航網絡體系。
鄭州新鄭機場
河南依托航空樞紐的優勢,成為“空中絲綢之路”上新的航空貨運樞紐、“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節點,闖出了一條中原對外開放的新路。2017年之前,快時尚服裝品牌ZARA都是通過北上廣等地的機場分撥,看到鄭州機場的飛速成長以及內陸消費觀念的改變之后,ZARA的母公司西班牙Inditex集團開始嘗試在鄭州建立分撥中心。通過鄭州機場中轉,從西班牙的流水線到中國各大城市商場的貨架,最多只需48小時,可以實現每周兩次貨架更新。
邂逅美好航空夢
云上開出幸福花
發展航空業,對于中部六省來說,既是加快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的重要任務,也是更好滿足中部地區人民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
品質生活、個性化體驗、人性化服務、時尚感、科技范兒,這些都是“美好”的同義詞,也是民航給予中部百姓的美好,飽含著讓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提升的滿滿誠意。
挪威冰鮮三文魚、美國波士頓龍蝦、德國豬肉、大洋洲牛肉、智利車厘子、泰國芒果……以往這些進口冰鮮產品、海鮮、肉類、水果,都是通過中部地區以外的口岸轉運過來的,不僅耗時長,價格還貴。
為了讓當地百姓更及時地享受高端食材,經過多年的努力,鄭州機場成為了進境水果、肉類、冰鮮水產品、食用水生動物、大洋洲活牛、國際郵件等六大功能性口岸,成為國內進口指定口岸數量最多、種類最全的內陸機場。“我們公司進口的海鮮產品中,20%銷往河南本地。”在鄭州機場主要從事進口海鮮貿易生意的鄭州邦達天原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郭黎民說,公司進口的海鮮由鄭州中轉到全國各地,河南老百姓甚至比北上廣百姓更早享受到新鮮美味的海鮮。
航空口岸功能的完善,航空物流的加速,讓中部地區百姓餐桌上的選擇愈加多樣,生活也變得越來越有品質。
合肥新橋機場
走進合肥機場,愛心媽媽小屋內設備一應俱全,嬰兒床、手推車、溫奶器、尿不濕、濕紙巾,甚至還有多功能洗衣機;在南昌機場出入境,14條自助查驗通道,只需3個步驟即可完成查驗手續,最快9秒就可通關;來到長沙機場候機樓,科技感十足,刷臉秒通關,只需一個二維碼便可快捷登機,自助值機和行李托運時間不超過1分鐘。
人性化的服務,科技提升航空出行效率,讓中部地區百姓享受到優質的飛行體驗。
今年4月30日,山西省內短途航空運輸和低空旅游迎來歷史性時刻,當天由太原堯城機場飛往運城、大同、呂梁、長治的4條短途運輸航班依次起航。此外,山西還推出了一系列“空中觀光+飛行體驗”低空旅游項目,游客可觀黃河壯美,賞太行風光。眾多好消息讓當地百姓直呼過癮。
“讓直升機飛入尋常百姓家”,位于景德鎮的江西直升機科技館有這樣一句標語。而今,這正慢慢變成現實:走進江西景德鎮市昌江區呂蒙鄉,天空中不時有直升機從頭頂掠過,3家整機生產企業、31家航空零部件企業陸續落戶在此,航空產業集群逐步形成,一個以百億元投資為目標的新型航空小鎮蓄勢待飛。
通航在中部地區的大力推進,讓中部地區人民有了更多的個性化體驗機會,民航“兩翼”由此也更加平衡地助力中部崛起。
觀今日,新時代中部崛起航空勇當排頭兵,風好正是揚帆時。
看未來,新征程民航助力中部再創新輝煌,勇立潮頭競風流。
壯哉!大地之上,華夏脊梁巍峨挺立!
美哉!藍天之下,中原騰飛呼之欲出!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東航集團和均瑤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