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航空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揭牌 山西民航新時代踏上新征程
12月27日,山西省副省長王一新為山西航空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揭牌,山西民航在新時代開啟了新的征程。
在揭牌儀式上,副省長王一新指出,山西航空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的揭牌為我省國企集團層面的公司制改制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也為山西航空產業的發展翻開新的一頁。此次改制是省委省政府所做出的重大決策,今天的揭牌不是簡單的換個名字,至少有著三重意義:第一,標志著一個全民所有制企業按照公司法變更為獨立的有限責任公司;第二,標志著公司的業務范圍將從單純的機場的管理拓展到包括民用航空、通用航空、空港經濟區、航空材料、航空維修、航空培訓、航空食品,乃至將來航空制造等等在內的航空相關產業;第三,標志著我們振興山西航空產業的夢想正式起航。
對于未來集團公司的發展,王一新提出四點要求:第一,明確發展地位。希望新成立的山西航空產業集團以這次改制更名為新的起點,成為在全國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綜合型航空產業集團;第二,要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此次改制不僅是換了名稱,更重要的是在治理結構上要做深層次的改造。第三,是要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我們有深厚的基礎,豐富的經驗,要抱著合作共贏的開放心態,本著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的原則,積極引入合作伙伴,推動、引導、撬動、吸引各類專業人才,共同做大山西航空產業這塊蛋糕。第四,要全力支持山西航空產業集團的發展壯大。發展壯大航空產業不是一個企業的事情,而是需要全省上下全力推進的轉型大計。
省國資委主任郭保民主持儀式
山西航空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郝孝義表態:將堅定不移地貫徹省委省政府的戰略意圖,以敢于擔當、勇于創新的精神,努力把山西航空產業集團打造成更具活力、更富競爭力的現代企業。未來,山西航空產業集團將依靠深化改革來實現更好的發展,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破解發展中的各種問題,心無旁騖、義無反顧地朝著改革目標堅定地前進,靠改革增加活力,靠改革提升競爭力,靠改革創造效益。同時,將盡快理清公司發展戰略定位,高起點、高標準做好公司的頂層設計,超前規劃建設航空產業體系,抓緊整合資源,明確重點板塊,制定發展規劃,明確實施步驟,力爭在產業發展、資源整合的過程當中,先行在運輸機場的航班航線資源整合和通用航空資源開發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將抓住機遇、補強短板、做強主業、發展航空關聯產業,加快建設太原臨空經濟航空產業區,打造全省機場運營管理及航空產業投資管理大平臺,推動航空旅游、航空制造和現代服務業。
省工商局局長董巖頒發營業執照
山西省是國內最早發展民用航空的省份之一,省城太原也是國內最早通航的城市之一。民國12年(1923),太原城北一條經平整碾壓的土跑道建成,這是山西歷史上修建的第一個機場。民國20年(1934)國民政府建立山西省民用航空局。新中國成立后,黨和國家十分重視山西民航事業發展,多條航線相繼開通。1966年,中國民用航空第二飛行總隊落戶山西,飛機從無到有,機型機種逐步更新換代,到60年代末,山西共有執管飛機38架,主要從事通用航空飛行。1989年,二總隊更名為中國通用航空公司,是當時全國最大的通用航空企業,直到1997年底公司改組,分離為民航山西省局、東航山西分公司和東方通航公司。90年代末,山西通航業逐漸萎縮,客貨運飛行得到長足發展,航線密度逐年加大,國際地區航線相繼開通,俄羅斯貨運包機促進了山西對外經濟貿易的發展。
從2003年12月20日山西省民航機場集團公司(管理局)“一套機構兩塊牌子”屬地化管理以來,到2017年12月27日改制成為“山西航空產業集團有限公司”,集團公司黨委領導班子帶領全體干部職工在困難面前堅定信念、在挑戰面前積極求變、在機遇面前迎頭而上。從屬地化管理之初的種種不適應,到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從省內機場布局僅僅只有太原機場、長治機場民用部和民航大同留守處,到以太原為中心、長治、大同、呂梁、臨汾、運城、五臺山“一干六支”機場布局完成;太原機場旅客吞吐量從2003年100萬到2017年的1200萬,山西民航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行至新的起點,大幕開啟,凡是過去,皆為序章。身處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代,滾石上山,爬坡過坎,承載著更大的責任,肩負著更重的使命,山西航空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正向新的征程展翅飛翔。(文/陳蕓 圖/仙博)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東航集團、中國航材舉行東方通航戰略重組交接儀式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