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打造民航強省,杭州機場要進全球40強
去年杭州機場旅客吞吐量距離全球第40名的邁阿密機場(4407萬人次)仍有850萬人次的差距。這也意味著未來5年仍需要保持較快的增速,才有望進入到全球40強的行列。

民航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支撐和引擎。為加快浙江經濟的轉型和發展,浙江省日前出臺《關于建設民航強省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加快打造民航強省。
吞吐量達將1億人次
按照《意見》,到2022年,民航發展水平顯著提升,綜合實力位居全國前列,基本建成民航強省。累計完成機場建設投資600億元以上,新增航站樓面積80萬平方米,總體保障能力適度超前。杭、甬、溫國際機場通達軌道交通并規劃高鐵進站。擁有航線600條以上,其中國際及地區航線超過120條。年旅客、貨郵吞吐量分別達到1億人次、150萬噸,均進入全國前5位。
為了加快民航業發展,去年11月17日,浙江省機場集團有限公司成立。這也是繼2015年浙江省整合組建省海港集團、2016年重組省交通集團之后,謀劃搭建的又一省級綜合交通投資、建設、運營和管理平臺。
成立浙江省機場集團,目標就是通過整合全省機場資源,確保在“十三五”及今后一段時期內,高效率運營機場網絡、高層次布局臨空經濟、高水平發展通航產業、高質量實現保值增值,全省客貨吞吐量進入全國前五。
按照《意見》,浙江將做強做大省機場集團,打造成為全國乃至全球一流民航企業。到2022年,省機場集團資產規模達到1000億元。全省航空制造業產值超過1500億元,通用航空經濟規模超過600億元。
在機場建設方面,《意見》指出,加快杭、甬、溫國際機場擴容提升,實施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三期、寧波櫟社國際機場三期和溫州龍灣國際機場、臺州機場改擴建等重大項目,建成嘉興、麗水機場,增強基礎設施保障能力,促進省內重要機場與上海等周邊大型機場協同發展,共建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
民航資深專家李曉津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像長三角、珠三角等地,作為我國經濟最為發達、人口最為稠密的區域,空域也最為繁忙。在未來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的過程中,隨著經濟發展人口增多,空域資源緊張的局面將進一步加劇。在這種情況下,機場群之間的各個機場如何加強合作,實現合理分工和差異化經營很關鍵。
比如,在上海航班時刻容量限制的情況下,更多的航班資源也投放到周邊的城市,其中緊鄰上海的杭州、寧波乃至未來建成的嘉興機場將承擔重要的作用。
根據《意見》,到2035年,浙江將全面建成航空服務全省覆蓋、航空網絡全球通達、行業布局全產業鏈、發展水平全國領先的民航強省。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打造成為國際門戶樞紐機場和全國航空快件中心,提升寧波櫟社、溫州龍灣國際機場特色區域樞紐功能,增強支線機場保障能力,構建設施一流、功能完備、便捷高效的全省民用機場體系。
蕭山機場要進入全球40強
在機場建設中,蕭山機場是一大重點。按照《意見》,到2022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進入全球前40位。
數據顯示,去年杭州蕭山機場旅客吞吐量3557萬人次,增長12.6%。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國第十,增速在前十大機場中位列第二。全年共完成貨郵運輸58.9萬噸,同比增長20.8%。貨郵吞吐量排名全國第六位,增速位居全國前十大機場之首。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相關資料發現,去年杭州機場旅客吞吐量距離全球第40名的邁阿密機場(4407萬人次)仍有850萬人次的差距。這也意味著未來5年仍需要保持較快的增速,才有望進入到全球40強的行列。
2000年12月,杭州蕭山國際機場正式通航,目前擁有T1、T2、T3三座航站樓。2018年1月至6月,杭州蕭山國際機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871.07萬人次,增長9.5%,增速繼續位居十大機場前列,完成貨郵吞吐量31.52萬噸、航班起降13.98萬架次。
吞吐量的較快增長,與杭州近年來高速發展的信息經濟、高新技術產業有關。杭州市統計局數據顯示,上半年,杭州的信息經濟實現增加值1592億元、增長14.7%,增速比GDP高7.1個百分點,占GDP比重為25.0%,比上年同期提高0.2個百分點。
近日,浙江省發改委官網發布了關于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三期項目新建航站樓及陸側交通中心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復,主要內容如下:為滿足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航空業務量快速發展的需求,提升杭州乃至浙江省航空與運輸保障能力,打造區域樞紐機場,提升長三角機場群國際航空服務功能,保障2022年杭州亞運會使用,有必要實施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三期項目新建航站樓及陸側交通中心工程。
根據規劃,新建的T4航站樓位于T3航站樓西側,也就是現在機場人工湖的位置,面積為現有航站樓總和的一倍。另外,根據項目工可方案,蕭山機場航站樓將接入2條地鐵線、1條機場軌道快線,新建1座高鐵站,這些都將接入規劃新建的陸側交通中心。
發展臨空經濟
在做好航空主業的基礎上,臨空經濟發展也是航空產業發展的一大重點。《意見》提出,通過依托杭、甬、溫國際機場,推進杭州、寧波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積極創建溫州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統籌機場作業區與臨空經濟示范區規劃,大力發展航空總部、智慧物流、跨境電子商務、高端冷鏈、航空快遞、生物醫藥等臨空經濟,促進機場與城市、空港與園區融合發展。
到2035年,建成杭州、寧波、溫州國家臨空經濟示范區,寧波、紹興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和舟山航空產業園等,促進航空產業集聚發展。
去年5月,杭州臨空經濟示范區獲批。今年5月,寧波臨空經濟示范區獲批。浙江成為全國唯一擁有兩個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杭州和寧波)的省份。
兩大臨空經濟示范區的建設,將與浙江的區域經濟發展特色緊密結合,加速推進浙江經濟的轉型升級。目前浙江以“互聯網+”為特色的創業創新高地已經形成。全省以電子商務為支撐的快遞物流業發展迅速,擁有以“四通一達”為代表的快遞物流龍頭企業。
浙江省信息化和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首席專家卓勇良此前對第一財經分析,浙江的區域經濟和產業特色也是浙江信息經濟領跑的基礎。比如浙江的快遞業在全國首屈一指,快遞業和電商之間相輔相成,它們的快速發展也帶動了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
而臨空經濟示范區的建設將進一步提速浙江的信息經濟發展。例如,杭州臨空經濟示范區以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蕭山國家現代服務業產業化基地建設為契機,加快發展以跨境電商、臨空物流、臨空高端制造等為特色的臨空產業。建有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實驗區?空港園區和保稅物流中心(B型),聯邦快遞、順豐速運、圓通速遞、申通快遞等物流企業相繼入駐。
同時,寧波臨空經濟示范區將著力提升全球資源配置和服務能力;著力培育發展新動能;著力促成港產城融合發展;著力加快構建以臨空經濟指向性產業為核心,以航空貿易物流、臨空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現代臨空產業體系;著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波音“放飛夢想”十年相伴 深耕中國筑夢未來?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