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鵬航空孔華華:百煉精修航匠之意
古語有云,能剒削柱梁者謂之木匠,能穴鑿穴埳者謂之土匠,能雕琢文書者謂之史匠,而置身于航空維修領域,說的便是具有維修技藝的機務人員。對于金鵬航空的孔華華來說,無論酷暑寒冬,在駕駛艙或卷曲身體蹲在飛機旁,連續幾個小時的測試工作,仿佛就是指縫間輕彈的時光。作為“上海市臨空園區十大航空匠人”之一的他始終不忘黨員身份,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書寫自己在機坪上的獨特風景。
錘煉打磨匠藝
飛機的每一個零件、部件及相關系統,都在飛行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而成為一名“航匠”,則需要對飛機的每個零件如數家珍。在成為匠人的路上,孔華華從定檢車間的維修員開始,苦練維修技能,在現場維修這個大教科書中,揣摩構建飛機結構框架,在實際工作不斷解決難題,熟練復雜的飛機維修,慢慢摸索和前行。
2015年9月,烈日當頭,機務檢查人員發現飛機左內側中襟翼滑架下有一個固定支架可以滑動,對比右側后發現此為缺陷,進一步檢查后,確認為固定螺釘斷裂。由于飛機結構復雜,零件繁多,加之此部件位于左內側中襟翼位置,正常的維修工具和維修人員都難以接近缺陷部位。針對這個技術難題,孔華華帶領維修小組,首次在未拆除襟翼的情況下,成功拆下損壞的固定支架,取出斷裂的部分螺釘,并進行螺釘換件,固定支架的修復和歸位,完成了缺陷的維修工作。
2016年5月,在航后檢查中,孔華華發現飛機右發進氣道唇口遭遇鳥擊,損傷超標。為盡快恢復運力,他帶領車間人員連夜拆下進氣道唇口,充分考慮現場情況與施工需要,提前做好后續安裝的生產準備。盡管夜已深,疲憊固有,但他依舊踏實、冷靜、沉著,連夜完成進氣道唇口拆下工作,為第二日恢復留足余量。
傳承獨運匠風
飛機維修工作很小,卻也很大。小的是它可能僅僅只是拆換一顆螺釘,但是它卻關乎安全,關乎生命。飛機維修工作很簡單,卻也很復雜。簡單的是它是對飛機這樣一個物件進行維護,復雜的是它要將匠藝、匠心傳遞給更多的維修人員。
作為車間經理,除了保證自己的工作外,孔華華還要進行場外的指導和糾正、場內的培訓和學習。在同事眼中,他是工作里的嚴師,也是生活里的大師傅。孔華華要求所有人員隨身攜帶筆記本,將學到的新知識和不懂的難點知識隨時記錄,工作完成后進行學習和請教。每隔一段時間,他積極組織車間人員一起共同討論和學習近期的相關維修事件和信息。
對于新員工,他也會格外照顧。他安排一對一的教學模式,讓新員工更快融入集體,更早熟悉維修環境,更快體驗維修工作。在生活中,孔華華對他們的居住、交通也格外照顧,這些看似平常的舉動,卻能夠新員工帶來很大的溫暖,帶給他們很多正能量。
“機械師是飛機的骨骼和肌肉。我們都是嚴謹慎重的專業人員,我們這個行業需要每天為了保證千百架飛機和成千上萬名旅客的安全而二十四小時地工作。我們愿為這些生命盡責。” 作為一名優秀的航空匠人,孔華華勤懇前行,錘煉匠意,他是機坪上不可獲取的一抹亮色,更將是傳承維修匠心的前行人。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東航四川“凌燕”示范組開展詩歌朗誦會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