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航:世界級城市群須與機場群匹配
京津冀協同發展要建成世界級城市群,這需要世界級航空樞紐與之匹配。在25日至26日召開的2017中國民航發展論壇上,中國航空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馬崇賢以“打造世界級航空樞紐”為主題,強調了“國航觀點”。
北京“兩場”與京津冀城市群:明確戰略定位
馬崇賢表示,京津冀協同發展綱要提出,提高首都機場樞紐服務功能,協助提升北京航空樞紐的國際競爭力。首都機場是京津冀協同的重大項目,對于北京的一市兩場,民航局提出適度競爭、差異化運營、優勢互補的原則,符合北京市場實際。
從客源分布看,北京首都機場和新機場同屬北京市場,旅客群重疊度高,主要以北京市為基礎,同時輻射周邊地區。兩個機場的發展要以是否提升北京國際航空樞紐的競爭力,提升中國民航業整體國際競爭力的高度來考慮,應堅持差異化運營,以實現相互支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兩個機場形成合力,共同面對周邊樞紐競爭和挑戰,實現1+1>2的共贏局面。
在馬崇賢看來,北京兩個機場和京津冀城市群發展,核心是要在戰略定位上形成適度競爭、差異定位、形成合力、打造中國力量的中國目標,避免同質化定位、資源內耗情況的發生。國航作為北京最大的基地公司,打造北京世界級航空樞紐責無旁貸。
放眼全球:從全球網絡布局出發
國航航線網絡布局現狀是:最近幾年國航在北京網絡覆蓋的寬度和密度顯著增加,已形成中國最大、最完善的國內國際均衡的航線網絡,國際國內航線比例5:5。截至2017年4月,公司經營的客運航線條數達到395條,其中國際航線102條,地區航線14條,國航以市場為導向,繼續優化市場結構,國際國內市場布局日趨均衡,在歐美遠程航線上,國航已成為中歐、中美航線最大承運人,投入市場份額分別為21%和19%,全球航線網絡的均衡發展,有助于流量的增長,有助于帶動當地社會經濟的增長,提升基地樞紐網絡價值。
國航在鞏固好現有航線網絡的同時,對未來的航線也做好謀劃。“首先重點是加密、加厚現有航線,國航雖然已經具備相當的基礎,但是和歐美樞紐比起來,我們還是顯得小。”馬崇賢表示,目前國航每天在首都機場運營635個航班,漢莎在法蘭克福每天716班,法航在戴高樂714班,土航在伊斯坦布爾每天809班。
為此,國航在遠程核心戰略市場,提出穩歐洲、爭北美、提澳洲的思想,同時繼續堅持全球布局、戰略引導,從全球網絡布局的角度出發,補充非洲、中美洲的空白,豐富網絡構成;深耕亞太,豐富亞太周邊市場通航點,彌補網絡與支撐樞紐發展;同時增加其他非樞紐基地亞太航線的投入,提高國航整體市場份額,開發新型出境游市場。國航緊跟國家戰略,積極開發“一帶一路”相關市場,6月1日開通阿斯塔納,6月7日開通蘇黎士等。
差異化競爭、優勢互補:京津冀協同
國航將優化資源配置,助力天津和石家莊的機場發展,有效梳理資源短缺的局面,吸引周邊市場。預計“十三五”末,國航在天津投入飛機超過40架,同時國航將增加各基地到石家莊的航班量。“在不斷加大投入的同時,京津冀城市群如何差異化競爭、優勢互補,是值得我們前瞻性研究的主要課題。”他說。
全球一市多場的機場都通過差異化經營,滿足不同的需求,建成世界級的樞紐。其中英國希思羅和蓋特威克機場經過了曲折的歷程,上世紀70年代開始的倫敦兩場運營,由于未進行差異化定位,大量遠程航線重疊,持續20多年之后不堪重負,隨后兩場航線網絡開始差異化演變,重新定位,逐步由雙樞紐競爭模式演化為差異化互補模式。以英航為代表的大型樞紐網絡乘運人,專注以希思羅機場建設為世界樞紐;而蓋特威克機場主要服務于休閑市場。
兩個機場差異化定位實現了相互支持的共贏局面,奠定了倫敦航空市場繁榮穩定和國際樞紐地位。國航打造世界級樞紐機場需要多方的協同,成功運營需要具備六大關鍵要素:得天獨厚的地理區位、實力雄厚的航空公司、充足的基礎設施、便捷的地面交通體系、高效的運行體系、強有力的政府政策支持,包括航權、時刻等等。
“首都機場已具備一定的規模和優勢,但還有很大的差距和潛力,國航愿意協同首都機場,優化網絡布局,提升國際競爭力,共同打造世界級航空樞紐,為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出力。”馬崇賢說。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柬埔寨首相洪森邀云南企業赴柬投資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