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球多機場系統旅客吞吐量統計 上海位居第四
從全球范圍看,不少大城市都擁有兩座、三座甚至更多座民用機場,如英國倫敦大都會地區多機場系統就包括了希思羅機場、蓋特威克機場、斯坦斯特德機場、盧頓機場和倫敦城市機場等多個機場。
關于多機場系統,美國學者Richard de Neufville教授對其進行了定義,即在大都會地區提供商業運輸服務的一系列重要機場的組合,而不考慮各機場的所有權或者行政隸屬關系。
多機場系統一般以都市區地理為界,而非區域多個機場的組合。多機場系統中,各個機場功能定位相對明確、有別,共同承擔樞紐地區航空運輸業務。
目前,在全球范圍內已形成了30多個多機場系統,特別是以歐美大都市區為代表的多機場系統。
我國現有的多機場系統有上海多機場系統,正在建設中的多機場系統有北京多機場系統和成都多機場系統。
上表給出了2017年全球主要多機場系統航空旅客吞吐量數據。
可以看出,全球多機場系統以美國數量最多。2017年全球多機場系統客運量平均增幅為5.8%,亞太及歐洲地區多機場系統客運量增幅高于美國多機場系統。
2017年,全球最大的多機場系統為倫敦多機場系統,六座機場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71億人次,同比增幅為5.45%。而莫斯科多機場系統增幅最大,同比增幅達16.47%。
2017年,我國的上海多機場系統在機場系統容量和空域受限的情況下,仍然達到了1.11億人次,同比增幅5.09%。
多機場系統是城市航空運輸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一座大城市擁有多個機場能夠更好滿足旅客便捷出行的需求。
多機場系統不同于機場群。機場群目前尚未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特別是機場群邊界如何合理確定,有待研究。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北京新機場即將建成使用,京津冀民航協調發展將面臨新的挑戰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