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何時真正放開? 國內機票下浮限制取消
10月,民航局和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完善民航國內航空旅客運輸價格政策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稱,對旅客運輸票價實行政府指導價的國內航線,均取消票價下浮幅度限制。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國內航線目錄由民航局和國家發改委規定,于每年第一季度調整公布。
《通知》提出,航空公司可以根據市場供求情況自主確定票價水平,至少提前7日向社會公布,并抄報民航局、國家發改委。在其公布的31條定價權回歸航空公司的航線目錄中,包括廣州—長沙、廣州—武漢、鄭州—北京、大連—哈爾濱等,這些航線均是與京廣、京滬、哈大等高鐵存在競爭的。
2004年出臺的《民航國內航空運輸價格改革方案》指出,在確定了每條航線的基準價后(一般是以行業平均每客公里0.75元為依據,由航企申請,局方通過后確認),航空公司被允許票價上浮幅度最高不得超過基準價的25%,而下浮幅度最高不得超過基準價的45%(部分以旅游客源為主的航線或航企獨家經營的航線除外)。不過,自2010年6月起,各航空公司已可以對兩艙進行自主定價,而不用延續之前的規定——頭等艙價格是經濟艙全票價的150%,公務艙價格是經濟艙全票價的130%。
目前,航空公司實行的是多級票價系統,在確定每條航線的基準票價之后,會根據市場需求和訂票情況放出不同折扣的機票。不過,其實很多機票定價并未嚴格執行上述45%下浮幅度的限制,在淡季時三折乃至一折的票價很常見。
看點
新規定出臺后,航空公司的低價票便真正可以“名正言順”了,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了低成本航空的發展。然而,對于現行經營壓力較大的航企來說,“無下限”的票價不能算是那么的激動人心。一些航企內部人士反映,還應該上調基準票價,因現行的機票定價是依據2004年的航空運輸社會平均成本、市場供求狀況、社會承受能力確定的,而近年來航油成本、人工成本均有大幅上漲。發達國家民航業市場開放情況表明,除各種行政管制,有利于激活民航業的市場競爭,對旅客有益。盡管相關部門正逐步解除民航價格管制,向民營資本開放市場,國有航空公司的壟斷格局已改變,機票價格整體下降,運營效率和服務水平也有較大提高,但整個行業仍在呼吁,把能交給市場的都交給市場。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市場決定旅客怎么坐
- 下一篇:波音報告:全球民航業未來20年需增加上百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