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打飛的”美好愿景潑點冷水
國家民航局和發改委日前發布通知,取消國內航線票價下浮幅度限制,不設打折下限的航線新增31條。民航局副局長夏興華表示,未來幾年要大力發展低成本航空,實施大眾化戰略,使民航從高端型消費向經濟型消費擴展,提高民航服務的覆蓋能力,實現“縣縣通、及時達”,使民航成為大眾化出行方式。
取消機票折扣下限,標志著我國民航業市場化邁出了新步伐。此前,民航部門對國內航線票價實行浮動幅度管理,對票價上浮和下浮幅度進行雙重限制。從初衷上看,限制上浮幅度是為避免各航空公司達成“價格同盟”侵犯消費者利益,設置票價折扣下限則為避免各航空公司之間惡性競爭。這個政策的初衷良好,并且適應了我國民航業從壟斷向市場過渡的現實,但又在客觀上壓縮了航空公司的競爭空間,抑制了民航業的競爭活力,可謂“利弊相依”。
現在,隨著高鐵的興起,民航業面臨著來自外部的巨大競爭壓力,不得不放下身段,以取消機票折扣下限解除行政束縛,釋放競爭活力。這對于消費者是一大利好,對于航空公司也不失為好事,至少,春秋航空再也不必擔心因為推出超低票價而遭到“圍剿”了。
實施大眾化戰略,發展低成本航空,從高端型消費向經濟型消費擴展,這應該是我國民航業的發展方向。不過,對于官方描繪的“縣縣通、及時達”美好藍圖,以及坊間暢想的“打飛的”美好愿景,我卻持非常謹慎的態度,既擔心這個愿景猶如鏡花水月,又擔心為了實現這個愿景而不切實際盲目發展,結果卻是勞民傷財。
實現“打飛的”的愿景,一方面機票價格要足夠低,另一方面航線覆蓋范圍要足夠廣。先看機票價格。在競爭壓力下,各航空公司的機票價格可能更便宜,但又便宜不到哪里去。據報道,國內航空公司的可控成本僅為20%,不可控成本高達80%,包括稅收、起降費、維修費、航油費、航材費等,都是航空公司必不可少的開支,而且費用畸高。航空公司的燃油由中航油(中國航空油料集團公司)壟斷,航空器材由中航材(中國航空器材集團公司)壟斷,各個機場也構成自然壟斷——概言之,雖然航空公司走上市場化道路,但與之緊密相關的行業仍是一塊塊壟斷堅冰,而壟斷往往意味著高價。
如果這些堅冰不打破,航空公司之間競爭再激烈,票價下調的空間也很有限,超低票價的美好愿景將很難實現。
再看航線覆蓋范圍。航班晚點問題一直是輿論關注的焦點,說來說去,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我國民航空域資源有限,只占全部空域的20%,如果空域不更多地開放,增加航線、擴大覆蓋范圍只會讓空中交通更加擁堵,“及時達”將淪為笑談,這樣的“飛的”沒多少人愿意打。
更讓人擔心的是“縣縣通”,民航局曾多次提及這一目標,盡管語焉不詳,但要實現“縣縣通”,起碼每個地級市都得建一個民用機場。可是,現在連不少省會城市的機場都“吃不飽”,更有許多支線機場閑置,盲目建機場的慘痛教訓屢見不鮮。在“縣縣通”目標指引下,又將有多少地方好大喜功、重蹈覆轍?又會造成多大的浪費?想想都可怕。
給“打飛的”美好愿景潑冷水,一方面希望民航業深化改革,破除種種壟斷堅冰,向市場化方向再邁進;另一方面希望民航業遵循自身發展規律,求真務實,切不可急功冒進、盲目貪大求快。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波音報告:全球民航業未來20年需增加上百萬人
- 下一篇: 執法“缺鈣 ” 空中斗毆難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