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通航之火還須政府添柴
(張磊/繪)
連日來,一系列關于通用航空的利好政策頻頻見諸報端,引來了通航業內外人士的一片歡呼:從10月舉辦的中國國際通用航空大會上傳出消息,民航局成立了由李家祥局長擔任組長的通用航空工作領導小組,以加大通用航空工作力度;11月,《通用航空飛行任務審批與管理規定》出臺,明確規定除9種情況外,其他通用航空任務一律不需要申請和審批,簡化了通用航空審批程序;緊接著,民航局從理論考試、實踐考試、體檢三個方面放寬了私用飛行駕照的獲取標準,以促成更多人實現飛行夢想。
來自政府方面的利好政策,極大地提振了業內外人士發展中國通用航空業的信心,令通用航空飛行者歡欣,令產業界鼓舞,令投資界興奮。業外甚至比業內更加熱鬧,尤其是投資界反應迅速。比如,雖然《通用航空飛行任務審批與管理規定》并不能給我國通用航空的發展帶來革命性的變化,只是讓許多過去不明確的規則更加明確,同時簡化了一些審批手續,但是已經足以讓媒體和投資者興奮,以至于與通用航空沾邊的股票紛紛漲停。
通航新政帶來的連鎖反應再一次證明,通用航空若要“紅火”發展,政府的這把“干柴”必不可少。在我國,通用航空的發展更多的是一種自下而上的過程,民間有發展通航的需求和熱情,資本有向通航流動的意向,而政府的相關政策總是被市場的快速發展“倒逼”出臺的。但是,這些政策對于通航的發展來說至關重要,總是能在關鍵時刻給通用航空企業、投資者、飛行愛好者注入“強心劑”,讓他們感受到來自高層的發展決心和動力。
目前,我國通用航空的發展還面臨著許多困難,包括空域、基礎設施、人才等方面。而想要破解這些難題,關鍵的因素還是要靠相關政策法規的不斷完善,通航業者需要來自上層的更多“福音”。比如,低空空域的管理改革和逐步放開,需要政府和軍方的共同努力,出臺更多“松綁”政策;加快通用機場的建設步伐,需要改變目前通用機場建設與運輸機場一樣需要經過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的現狀,進一步簡化審批層級;想讓更多的通航企業飛得更穩更好,還需要民航局進一步出臺政策,發揮通航企業在市場中的主體作用。
可喜的是,一系列新政策的出臺,表明政府部門已經注意到了民間發展通航的熱情,并且正在積極引導、鼓勵通航的健康發展。然而,我國通航的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配套政策法規的建設是一項龐大而系統的工程,發展通航尚需自上而下的配合和努力。希望低空空域管理改革的步伐能夠更快一些,已經過時的、不適合通航發展現狀的政策能夠更加完善一些,早日迎來我國通航大發展的春天。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雜談:維權不該讓乘客總沖在第一線
- 下一篇:專家:航空盲降系統正被歐美國家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