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通航產業園產能夠全球消耗數年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1月9日訊,通用航空業內人士向大智慧通訊社表示,目前全國有二十多個省市有《通用航空產業規劃》,現在已經發展到縣級。我國的通航產業園區生產能力如果全部相加,夠全球消耗數年。全球一年需要的小型飛機也就1000多架,我們的一個產業園就能制造500架。
上述人士表示,目前地方都在規劃通航產業園,但真正有廠商入駐的并不多,西安閻良的航空產業園是發展最早的,到目前也就幾十億的規模。
上述人士表示,產業園不需要多建,政府應進行頂層規劃,調查通航產業園的現狀,從中國乃至世界的通航需求,按照正常的速度去規劃,不要任何通航產業園都從事航空制造。
上述人士表示,飛機制造與地方的航空工業基礎關系密切,南昌、成都、西安、哈爾濱、石家莊這些地方都有航空制造基礎。
上述人士表示,我國目前國家級的航空產業園有五個,分布在珠海、哈爾濱、程度、沈陽和西安,地方的航空產業園也有二十多個。目前大部分以生產制造為牽引,發展航空運營服務和維修業務;另外一種則是發展航空地產,包括發展航空小鎮和旅游。
上述人士表示,中國通用航空有很大的潛在需求,但綜合空域、政策、機場等情況來看,需求未能發揮出來。另外,即使空域劃分的政策出臺,依然不能證明我們的需求能夠釋放,因為還受到機場、飛行服務站、情報系統、飛行員等各方面的限制。
上述人士表示,目前通航存在的一個關鍵問題是:飛行員不夠。我國每年培養2000-3000名飛行員,其中通用航空只有幾十個,目前我國整體通用航空飛行員只有1000-2000名,而通航飛行員與飛機的比例至少在2:1。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航空貨運未來發展之路
- 下一篇:春秋航空落子日本 被指無天時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