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人乘飛機遭拒”反襯航空服務“病態”
39歲的藍田人魏先生,在2000年不幸遭遇車禍,失去行走能力,經治療后可以單獨使用輪椅出行。去年11月底,魏先生經一家公益組織介紹,乘飛機到上海某培訓機構進行康復訓練。眼看訓練就要結束,他于12月在網上訂了一張上海吉祥航空公司的機票,打算于年底返回西安。2013年12月31日,魏先生在浦東機場愛心通道換登機牌,但吉祥航空公司卻不愿意給他辦理登機手續。1月10日下午,魏先生說:“他們拒絕的理由是我不能自行行走,并說就算換了別的航空公司也不行。”(據1月11日《華商報》)
殘疾人坐輪椅乘飛機遭拒,硬生生地暴露出航空服務存在的“病態”。殘疾人本來身體就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航空公司如此這樣的冷漠無情,顯然就是撒在殘疾人傷口上的“鹽”。這些年來,在著力構筑公平正義社會環境的進程中,全社會都在著力營造關愛并尊重殘疾人的良好氛圍,無論是各級政府不斷推出各項利好政策,鼓勵殘疾人自主創業,還是很多富有愛心的企業紛紛敞開大門,解決殘疾人的就業難題等,都令殘疾人感到欣慰。當然,我們也看到,很多殘疾人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譜寫著身殘志堅、自強不屈的佳話。
可是,讓我們感到遺憾的是,歧視殘疾人的問題仍然大肆存在。這其中,無論是一些政府機關、部門,還是一些企事業單位,在選人用人過程中,總是想方設法將殘疾人拒于門外。事實上,對于政府部門的很多崗位來說,殘疾人同樣可以勝任。就拿公安部門來說,捉拿逃犯等特殊崗位,殘疾人恐怕難以勝任,但是,戶籍管理等一些崗位,殘疾人完全可以做得很出色。可是,即便是一些政府部門,在解決殘疾人就業方面也未能起到很好的示范效應。這樣一來,不少企業也往往不愿拿出更多崗位來解決殘疾人的就業……
如此尷尬狀況,顯然與公平正義、和諧文明的社會氛圍格格不入。就拿這次“殘疾人坐輪椅乘飛機”事件來說,如果相關航空公司能夠本著人性化的理念,真心誠意為旅客服務,那么,自然會安排空乘人員給予魏先生細致入微的關心與幫助,而不是毫不留情地將其拒于航空服務的大門之外。對于如此航空公司來說,當應受到處理。與此同時,我們還希望在推進社會文明的進程當中,能夠出臺更多關愛殘疾人的相關政策,從而為他們提供更為人性化的服務,萬萬不可以總是在他們的傷口上“撒鹽”!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春秋航空落子日本 被指無天時地利
- 下一篇:搶座位游戲 支線航空模式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