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政府干涉造不出好飛機
導語
國產新舟60飛機又出事了。一直以來新舟60故障不斷,安全性備受質疑。為什么行政力量主導飛機制造是揠苗助長?為何發展以飛機制造為代表的新興產業不能走政府主導的老路?
國產新舟60客機故障不斷 飛機安全性受質疑
國產新舟60客機多銷往第三世界國家,難言市場成功
新舟60飛機(MA60)是中國首次出口國外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按國際適航標準制造的民航飛機,也是目前唯一一型在國外投入商業運營的中國產民航飛機。新舟60是中國飛機制造業的代表。
2月25日下午,奧凱航空一架新舟60飛機在天津飛往沈陽的航班因起落架故障無法降落,這架載客30余人的航班在空中盤旋近3小時后平安降落。
這距離上次事故不到一月,1月4日,幸福航空一架新舟60飛機在鄭州新鄭國際機場降落滑行過程中,前起落架意外緩慢收起導致機頭觸地。短時間內連續發生事故,讓人不得不對國產客機的安全性產生懷疑。
根據權威的航空事故分析網站AVHERALD統計,新舟60投入商業運營至今共發生過15起航空事故。
早在2002年8月7日,武漢航空公司一架新舟60在宜昌三峽機場訓練,降落時忘記放起落架,以機腹著陸,無人員傷亡,飛機嚴重受損。事故致該機型在中國民航停飛74個月。
最嚴重的一次事故在2011年,一架印尼鴿記航空的新舟60降落時墜海,機上27人全部遇難。
目前,雖然新舟60飛機的價格只有國外同類飛機的三分之二左右,直接使用成本更比國外飛機低10%到20%,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但是飛機安全性以及乘客是否愿意乘坐都是非常關鍵的因素。
僅靠價格優勢難以吸引訂單,緬甸、印尼等國外用戶運營事故頻發對新舟60出口特別是傳統東南亞市場銷售的影響已經逐步顯現,去年上半年MA60/600系列未接獲批量訂單。
行政力量主導飛機制造是揠苗助長
西飛集團一直是我國大中型飛機的研制生產基地,近年來,公司進入民用支線飛機市場
目前,中國的飛機制造仍然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計劃思維在主導一切,全然不顧市場規律和科學技術常識,急功近利,一味貪大求快,后患無窮。
新舟60依然問題頻出,國內制造商卻開始趕進度,上大飛機項目。當今世界,僅有美國、歐洲四國和俄羅斯有制造大飛機的能力,而經過時間和市場洗禮,真正能夠占領國際市場的只有美國波音和歐洲空客。
空客和波音之所以能成為國際巨頭,與其受到較少的政府干預有很大關系。歐美政府雖然會在政策、資源等方面給予企業支持,但不會不顧市場規律、無視科學技術專業人才的智慧,干涉企業日常運營。
早在2009年4月,中國商飛就向外界宣布,公司提出“中國首架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機2014年要實現首飛,2016年實現首架交付用戶”。
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張彥仲透露,大飛機C919將于2015年底首飛,將在未來“比肩”波音737、空客320,并在經濟性、環保性、安全性、舒適性方面更為領先。但國產新舟60客機故障不斷,這不得不讓人為大飛機C919的未來也捏一把汗。
作為一個工業高協同、強市場化的項目,大型飛機的研制既需要比較成熟的運營經驗,又需要高精尖的技術,還需要雄厚的資金支持,不是光靠人力大干快上就能成功的。行政力量不尊重科學規律一味“拍腦門”設定項目進度,要么無法保障項目的安全和質量,要么只能頻頻延遲交付時間。
中國研制的新一代噴氣支線飛機ARJ212008年首飛至今已有5年,仍未能實現交付。由于遲遲未能拿到適航證,這款飛機的交付時間從最早宣傳的2007年數度延遲,已經延遲至2014年年底,比項目初期計劃的時間晚了數年。
發展新興產業不能再走政府主導老路
民用飛機制造業務受海外用戶事故頻發困擾
如果未來依舊通過政策扶持的方法制造飛機,最終的結果往往是形式上的成功,本應被市場淘汰或退出的產品,無法淘汰。在短期內或許能夠出現市場占有度提高的現象,但也會埋下巨大的安全隱患。
飛機制造制作工藝和嬰幼兒奶粉一樣較為復雜,對生產環節質量控制要求較高,需要進行檢測的項目相對繁多。一旦因為生產問題造成安全事故,不僅會損毀公司信譽,還會賠上國家信譽。
目前國產奶粉和國產飛機爆發事故頻發,消費者“用腳投票”,“中國制造”的形象也因此備受質疑。
在當下航空大變局中,國產飛機要想從外資品牌市場分得一杯羹,僅靠政府的行政資源扶持難以贏得消費者的信任,還需自身在尊重市場和科學的情況下努力,只是留給國內品牌的時間并不多。
近幾年高鐵、光伏、造船、風電設備等產業的起落興衰,已經為目前還在如火如荼發展的新興產業敲響了警鐘——別走老路了,產品競爭力低、產能過剩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過度干預。
高鐵、光伏、風電設備等新興產業是技術含量要求較高的產業,但在特定時期,政策扶持之下,一味求大求快,項目太多,或許只是為了將新興產業的產品銷往國外,雖然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聲,但依舊會面臨產品競爭力不強、產能過剩的老問題。
結語
中國制造要想提高自身品牌競爭力,需要減少政府對市場的干預。政府應該尊重市場規律。畢竟偉大的企業和產品只有在良好的市場機制下才能誕生。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我們距離“廉價航空”究竟還有多遠
- 下一篇:停飛的新舟60如何重新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