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有資本有必要搶占航空產業市場
5月25日,參加第十五屆中國科協年會軍民融合式發展論壇的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副院長王一然,接受了本報記者的采訪。受訪中,王一然充分認同我市發展民用航空產業的做法,并對貴陽寄予厚望。
王一然說,目前,我國民用航空產業發展處于成長階段,飛機發動機、航空元器件等是制約發展的瓶頸,而飛機發動機、航空元器件研發生產,恰好是貴陽民用航空企業的強項。
“作為全國‘三線企業’集中的區域之一,貴陽的民用航空產業基礎良好,軍工技術雄厚。中航黎陽等一批企業,能夠滿足民用航空產業對于飛機發動機、航空元器件等的供應。在‘天宮一號’、‘神舟八號’等重大航天項目中,一些關鍵元器件都是‘貴陽造’。”王一然說,既然有這樣好的技術基礎,貴陽的航空企業,應該趁勢早一步搶占市場,牢牢把握發展先機,掌握產業“話語權”。
如何實現民用航空產業的進一步?王一然為貴陽“支招”:根據今年5月23日工信部發布的《民用航空工業中長期發展規劃》(2013-2020年),“C919大型客機項目”和“ARJ21新支線飛機項目”是支撐民用航空產業發展的主體,其中“C919大型客機項目”是貴陽最好的“切入點”。
“因為這個項目關注的重點在飛機發動機制造方面,而此,恰巧是貴陽航空產業的強項。”王一然說,哪怕只占領民用航空產業10%的市場份額,也有上百億元的產值。“貴陽的航空企業有資本、也有必要,早一步搶占民用航空產業市場。”王一然對貴陽民用航空產業的發展寄予期望。
此外,軍民融合式發展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兵工會會士李鴻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隊建設研究部國防建設研究室主任于川信等專家,圍繞搭建軍民融合發展的服務平臺建設、頂層設計、實施軍企人才融合戰略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學術探討與交流。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提升機場服務品質 理念“智能化”最重要
- 下一篇:誰掐斷了航空安全“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