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東南亞廉價航空業處境艱難
英國經濟學人網站5月17日發表了題為《好事太多》的文章。文章稱,東南亞的廉價航空業正從興盛走向衰敗。雖然廉價航空在東南亞地區起步較晚,發展卻很快,但過快的行業發展令市場供大于求,很多廉價航空公司都承受著巨大的盈利壓力,開始尋求轉型或者開展新的業務。
全文摘編如下:
東南亞的廉價航空業已經從從興盛走向衰敗。廉價,短途,一切從簡型的飛行在該地區起步較晚,但人們乘坐這種類型飛機的積極性卻很高。根據亞太航空中心(CAPA,一家位于悉尼的調查公司)的報告,廉價航空公司在該地區航空市場的份額已經在十年內從幾乎為零飆升至58%。而在擁有較長廉價航空發展歷史的歐洲,易捷和它的同行們僅佔據了市場份額的40%。目前,東南亞的天空看起來十分擁擠。
廉價航空公司的掘起,反應了世界上日益富裕地區民眾被抑制的飛行需求。亞太區已經有47家航空公司,今年,還將有12家這樣的航空公司加入。據報道,本周北京正計劃籌建一個價值140億美元的新機場。東南亞地區的發展尤其強勁:很多擁有6億人口的群島國家,例如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已經把飛機視為出行最便捷的方式。世界上最繁忙的15條國際航線中,有九條在東南亞。滿足這些需求還需要飛機:亞太航空中心說東南亞是唯一一個訂購飛機數比已有飛機數還多的地區。
然而,航空公司的擴張能力似乎領先于需求增長的速度。一些廉價航空公司正努力讓自己的飛機座位坐滿。大型航空公司同樣感受到了壓力:本周國泰航空說,盡管長途航線有很高的利潤,但與廉價航空的競爭已經開始危害短途航線。新加坡航空公司本月早些時候也表達了相似的擔憂。捷星航空(澳洲航空旗下的廉價航空公司)的前老板,柯菲亞提斯,則相信“市場增長會一直存在,這只是進入市場太快而引發的問題。”
5月2日,以新加坡為基地的欣豐虎航宣布,截至今年3月已損失1億7700萬美元,高于去年的3600萬。它的幾個國家附屬公司,尤其是在印尼和新加坡,表現的尤其糟糕。該公司正淮備停飛,取消訂單。廉價航空中行情最好的亞洲航空,也說其正推遲新飛機的交付,集中削減開支。捷星航空亞洲公司說,該公司已經暫停所有的發展計劃,直至市場條件有所改善。
欣豐虎航將現在的艱難處境歸咎于行業的產能過剩。而另一個問題是,航空公司的成本并不像他們所希望的那樣低。東南亞絕大部分奢華昂貴的機場都在滿負荷運轉,接待著無法估算的數以百萬計的乘客。與歐洲不同,東南亞地區沒有多少又小又便宜的低成本廢棄機場可供使用,因此尋找全新的飛機著陸點也很困難。
雖然形勢黯淡,但仍有部分市場看起來存在希望。兩家以泰國為基地的航空公司,NokScoot和AirAsiaX預計會在今年專攻中長航線(持續4個小時以上)。雖然短途航線市場已經飽和,但中長航線業務仍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新加坡航空公司旗下的廉價航空,酷航,和菲律賓的宿霧太平洋航空公司也在開發此項業務。酷航的老板,坎貝爾·威爾遜說,酷航每天在現有往返新加坡和悉尼之間的7次航班基礎上再增加一趟航班,使6個月內該航線的乘客總數增加了32%。這非常的令人欽佩,但是廉價航空的長途航線利潤空間很低,因為乘客總是希望擁有更舒服的長途旅行。兩種全新且省油的飛機,播音787“夢幻客機”以及空客A530則可以改變這一局面。那麼讓(市場)爭奪戰開始吧!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北京新機場何去何從?
- 下一篇:婁勤儉:加強陜西直聯航空通道 打造空中絲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