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誤解之困”需信息渠道暢通
6月6日,首都機場出現雷雨天氣,并伴有短時雷暴大風;同日,廣東、廣西、云南、福建等地出現強對流天氣。6月8日,北京、哈爾濱、沈陽、昆明、廣州等多個城市再次出現雷雨天氣……隨著雷雨季節的到來,大范圍、長時間的雷雨天氣隨時可能影響航班正常運行,造成航班大面積延誤,對旅客出行造成較大影響。雷雨天氣造成的航班延誤不可避免,但是如何做好航班大面積延誤后的處置工作,提高旅客滿意度,則是民航各單位應該深入考慮的問題。在對旅客的調查中,暢通、及時的信息溝通機制是很多旅客都十分看重的方面。那么,民航各單位應如何提高信息溝通的滿意度呢?
要給旅客發布及時、準確的信息,民航各單位必須建立暢通、有效的信息溝通機制。在航班大面積延誤時,流量控制、航班排序等空管信息是航空公司、機場做好服務的重要依據。目前,多地空管部門已經建立了流量管理和多機場協同放行(CDM)系統,將航班排序、流量控制等信息與相關機場和航空公司分享。今年,由民航局空管局主辦的空中交通信息平臺(專業版)上線試運行,向專業用戶24小時實時提供運行限制、空中通行能力、無線電干擾、全國飛行態勢和航空氣象等信息。在此基礎上,一旦發生航班大面積延誤,機場和航空公司可以根據共享信息,及時向旅客發出通知。當然,航空公司、機場等單位也要注意及時將有關信息與空管部門共享,以便于空管部門及時調整預案。比如,一旦航空公司因為內部原因造成航班不能按計劃時間起飛,應及時通知管制部門,以便管制部門調整排序,方便其他航班早作準備,避免時刻浪費。
在業內各單位有效溝通的基礎上,如何及時有效地向旅客公布相關信息,則是航空公司和機場等方面需要進一步考慮的問題。
在大面積航班延誤發生前,航空公司應努力探討如何根據運行情況,把信息及時通知到旅客個人。很多旅客希望能在航班大面積延誤發生前,提前知道自己的航班延誤情況,避免早早到機場苦等。要滿足這一需求,就需要航空公司在充分分析空管相關信息的基礎上,結合公司航班調配情況,進行科學調度,從而盡量給旅客提供相對準確的提示信息。尤其是在因為前段航班延誤導致后續航班確定要延誤一定時間的情況下,航空公司應該及時給旅客提醒,避免很多旅客盲目前往機場。
針對已經因為航班大面積延誤而滯留機場的旅客,機場和航空公司應充分利用機場廣播、大屏幕等方式,及時告知旅客航班運行情況。在此過程中,要注重信息的及時性和傳遞有效性。一方面,要讓信息及時傳遞到服務一線,避免因為層層傳達導致的溝通遲滯;另一方面,要注意信息傳遞的有效性。航空公司和機場要通過提高溝通技巧等方式,增強信息傳遞的有效性。比如,在航班因為流量控制排隊時,航空公司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及時告知旅客航班排序的情況,而不是籠統地通知流量控制原因。
除此之外,機場方面還可以通過候機樓內的大屏幕直播本場天氣、航路上的天氣和相關目的地機場的天氣情況等信息,讓旅客對造成延誤的原因有著直接的感受。不僅如此,機場和航空公司還應該做好相關科普知識的普及,通過向旅客宣傳天氣對航班正常的影響、安全飛行注意事項等知識,讓旅客徹底了解航班延誤產生的原因,從而得到旅客的理解和支持。
提高航班大面積延誤時的信息溝通水平,既需要各單位的互相配合、各崗位的精誠合作,也需要相關服務人員具備一定的溝通技能和現場處置能力,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民航各單位應在航班大面積延誤保障中積累經驗,總結教訓,不斷改進。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誰”偷“走了全球民航業的利潤?
- 下一篇:飛機座位價高者得錯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