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美國為何對無人機民用化猶豫不決?
被美國谷歌收購的公司正在開發的無人機(效果圖,AP)
在反恐戰爭中得以發展的無人機,如今正加速進入民用領域。由此帶來的商機正越來越多,不過相關技術被重新轉為軍用的風險也在全球擴散。被視為將帶來技術革新的無人機商業是否存在死角呢?
“這是重要的一步”,6月10日,美國運輸部部長安東尼·�?怂�(Anthony Fox)對于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宣布批準的飛行計劃發出了表示歡迎的聲明。這是英國石油公司(BP)等希望使用無人機調查位于阿拉斯加州的油田設備的計劃。在美國,這是首次批準民間企業使用無人機。
今年4月,谷歌收購了美國無人機制造商Titan Aerospace公司。該公司開發的一款無人機可利用機翼上配備的光伏電池板發電,同時可在約2萬米高空實現長達5年的持續飛行。谷歌已開始正式討論利用這種無人機提供通信服務等的技術。
美國對民用化為何猶豫不決?
此外,美國亞馬遜等也有意積極涉足無人機業務。不過,在配送等商業化領域領先的并非美國企業。而是澳大利亞和中國的企業。
總部位于澳大利亞首都悉尼的教科書銷售和租賃公司Zookal將開始利用以6個螺旋槳飛行的小型無人機提供配送服務。將通過智能手機接受訂單,利用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PS),然后以客戶的智能手機為目標派出無人機。此外,中國大型快遞企業順豐速運也開始嘗試以無人機向人口稀少地區配送貨物。
澳大利亞政府率先解禁了無人機業務領域。此外,計劃推進軍用無人機開發的中國政府也將同時推動商用無人機的開發。而在日本,用于在田間等播撒農藥的無人直升機已經被應用了20年。
與此相反,在美國,除軍用以外,無人機僅限警察、消防以及在學術研究等領域使用。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雖力爭2015年9月之前制訂無人機飛行準則,但在態度上卻表現謹慎。曾主導無人機開發的美國為何在對無人機走向民用的決策上猶豫不決?
“敵人可以通過獲取迅速發展的民用技術來提高攻擊能力,我們需要可以對抗這些敵人的有效體系的提案”,美國國防部下屬的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的相關部門今年2月發出了這樣的技術征集信息。該部門曾負責美軍無人機“捕食者”等的開發。
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急于構建的是將無人機和有人機結合起來的國防體系。其所設想的不僅是在阿富汗等地通過部署遠程控制的無人機對恐怖分子進行監視和空襲,還想定了有可能發生的空中戰,美國的計劃是通過提高無人機的技術水平來應對來自無人機攻擊的威脅。
此前一直由美軍壟斷的無人機技術已經迅速擴展到其他國家或領域。網站“UAVGlobal”列出了制造無人機的企業名單,其產品既有售價僅為100美元左右、滿足愛好者需求的小型無人機,也有高達數百萬美元的軍用無人機。而相關企業則多達409家,分布在50多個國家。
無人機民用面臨兩難
今年3月到4月,韓國相繼發現了被認為是來自朝鮮的無人機。據稱該無人機拍攝了韓國的軍用設施等。而其裝載的發動機及傳感器則被懷疑是日本產品。大阪府的模型發動機廠商承認,“從影像看來,可能是我公司的產品”。
對無人機技術加以惡意應用的并非只有國家。在德國,去年6月一項利用無人機實施的恐怖襲擊計劃敗露。嫌疑犯為兩名突尼斯學生,他們主要學習開發利用GPS導航的無人機系統。
被美國政府認定為恐怖組織的黎巴嫩民兵組織真主黨雖然沒有空軍,但據說擁有數百架無人機。美軍從幾年前就強烈意識到了這些恐怖組織及敵對國利用無人機發動襲擊的危險,于是積極研究應對措施。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彼得·辛格指出“軍隊開發的計算機及互聯網借助民用技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之后又重新在軍事領域得以應用。無人機也將沿襲(類似的發展過程)”。
而對于美國來說將面臨兩難的境地。那就是美國本來為避免士兵在反恐戰爭中傷亡開發了無人機,但這一無人機技術又引發了新的一輪恐怖行動。無人機開發的終極成果難道將是可以自主下達殺人命令的機器人無人機嗎?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航空公司如何從票代傭金中挖掘利潤
- 下一篇:國內廉航的春天還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