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航線熱度未減 國內航企更愛“公務客”
韓亞航空(Asiana Airlines Inc.)波音777空難發生后,中美航線是否會受到影響?昨(10)日,來自航空公司和訂票網站的消息顯示,由于已進入暑期,中美航線機票需求旺盛,未出現下滑。
國內航企旺季增開航班
7月6日,韓亞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77-200型客機在舊金山國際機場降落時發生事故,兩名中國學生不幸遇難。與此同時,同一航班上,有近半乘客來自中國,親身經歷了空難。
空難的發生是否會影響人們對中美航線的信心?
國內某大型航空公司北京市場負責人昨日對記者表示,每年暑假(7月和8月)是出境游及留學生赴美的旺季。因為需求旺盛,公司在二季度初期新增設了幾條國內赴美的航線,以提升在中美航線上的運力。因今年暑期才剛剛開始,沒有最終的數據和結論可以表示具體的需求量,但就目前情況看,“票價和上座率應該都還不錯”。
中國民航大學航空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對記者表示,空難屬于偶然事件,并非常態,韓亞航空一直也是安全紀錄良好的航空公司,所以不會對事件涉及的中美航線產生太大影響。“中美航線兩邊是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中間的交通幾乎只有航空一種。”
民族證券航空分析師李磊也表示,消費者行為不會因為這樣的偶發事件改變。此外,酷訊方面表示,該事件對整個國際機票銷售情況也無影響。
中美航線機票漲價
記者從機票預訂網站酷訊獲悉,今年中美航線價格有所上漲,航空公司放出來的低價票變少,所以較便宜的票很早就被買光。目前只有高級艙的高價票。另外,暑期旅行社也已經拿不到團體票的低價格了。
一位今年暑假要去美國念書的中國留學生昨日告訴記者,4月時自己需要乘坐的航線票價大概是7000元,現在已經超過16000元。
記者昨日上網查詢8月1日北京飛往洛杉磯的航線。國航需10000元左右,打低價牌的韓亞也要8200多元。盡管如此,許多航班已經標示“票少”或“售完”。
酷訊方面表示,該事件對整個國際機票銷售無影響。由于現在正值暑期旺季,機票價格不論是國內機票還是國際機票(包括中美航線)都處于高峰時期。
對此,上述國內大型航企北京市場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旺季中,公司不需太多促銷活動。也正是此時,公司盈利可以得到提升。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剛剛發布的財富500強企業,有這么多總部在北京,這么多高管常常會因公務撘乘國內航企直飛航班赴美出差,票價怎么會低。”
該人士建議,如果消費者并不是因留學、商務來往和學生暑假而選擇前往美國的話,可以盡量避開暑期高峰,以減少購買機票的花銷。
延展
國內航企更愛“公務客”
國內航企瞄準直飛高端客源,日韓航企低價拉攏中低端客源
在旺盛的需求背后,此次空難也折射出外國航企在中美航線上用低價或品牌吸引中國乘客的路徑。
日韓航企票價低
空難發生不久后,一則微博被廣為傳播和討論。“為什么中國乘客赴美愛借道韓國?為何從韓國赴美的飛機上,有近半的中國乘客?”隨后,“中美航線在韓中轉的票價低于國內航企直飛近三分之一”的現象引起關注。
前日,記者從酷訊獲得的國際機票數據結果顯示,以7月12日國內飛往舊金山價格(已含稅,以下同)對比,從北京飛往舊金山,韓亞航空需要7253元(需中轉),國航則需8411元。此外,東航從上海飛往舊金山價格為8215元,南航從廣州飛往舊金山的價格高達15205元。
對此,中國民航大學航空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對記者解釋到,日韓航企在中美航線上能夠爭取到的多是中低端客源,國內航企更多的瞄準直飛高端客源。李磊也表示,高端客源在從中美直飛的選擇上,會更青睞品牌和服務都更勝一籌的大牌航企。
據統計,在過去5年的中美航線上,美國航空公司承擔了40%航線、中國航空公司承擔了30%、韓國航空公司承擔了20%,日本和其他國家承擔了10%。
國內航企在國際航線上常年虧損
今年,國內航企都增加了中美航線上的投入。
據了解,今年國航在中美航線上增加了30%的運力。今年,國航新開北京—休斯敦航線、東航新開飛舊金山的航線、海航也將新開北京飛芝加哥的航線。
但實際上,國內航企在國際航線上并不掙錢。
“國內航企利潤主要來自國內航線,國內大量的需求帶來較好的利潤。近期許多國內航線的上座率都可以達到100%。相比之下,國際航線的利潤情況并不算很豐厚。”李曉津說。
民族證券航空分析師李磊向記者介紹說,對國內航企而言,雖然瞄準直飛高端客,票價高。由于服務品牌等與美國航企還有差距,兩艙(頭等艙、商務艙)客座率并不理想,兩艙正是國際長航線的盈利點,因此多年來國內航企在國際航線上常處于虧損狀態。
低價策略會損害高端客源收入
在國內航企將注意力放在“公務客”身上的同時,占據中美航線30%運輸量的韓國、日本等航企,用低價吸引不在意時間、但在意價格的中國乘客,特別是游客和學生。
近年來,受韓國本土經濟不景氣影響,韓國航企的日子并不好過,常常出現虧損的狀況。“韓國國內需求不振,致使韓航企到中國來爭取新客源,最主要的就是中美航線”,李曉津稱。
但是,為何中國航企不降低票價,同時以低價和直飛搶奪更多市場?
李磊表示,國內航企在中美航線上,短期內不會降價,因為這樣會傷害到由公務客帶來的收益水平。另外,國內航企瞄準“公務客”的策略短期內不會改變。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