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正點率還能再高些嗎?
我國航班正點率到底有多少?全國政協委員、航空運輸協會理事長李軍說,2014年,我國民航航班正點率為68%,比上一年的72%有所降低。
國內航班的正點率一直是公眾吐槽的對象,各種違法“機鬧”幾乎也多是以晚點為肇因。航班正點率成為熱點議題,無非兩個原因:一是晚點現象過于頻仍,二是坐飛機已成為中國人出行的常態選擇。
盡管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李家祥強調,中國民用航空安全是平穩的,聯合國、民航組織統計,中國民用航空各項指標的平均指數,好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0倍;但顯然,在安全之外,公眾更關切航班正點率問題。68%的正點率,這個數字,恐怕未必能理直氣壯說活該如此。更重要的一個背景是:權威數據稱,中國人均年乘機次數2011年達到0.2次,比2002年的0.07次增長近3倍,比1978年提高了100倍。《國務院關于促進民航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也提出,2020年力爭使年運輸總周轉量達到1700億噸公里,年均增長12.2%,全國人均乘機次數達到0.5次。在產業鏈或生活方式中,一旦航空運輸成為重要部分,正點率必然對應著經濟上的效率與效益,對應著日常生活節奏安排。
有人說,航班正點率降低,與中國航班數量激增大有關系。“中國作為新興航空市場,2007年航班總量為167.2萬班次,航班正點率達到了83.19%;而6年間,航班總量則以平均每年10%左右速度遞增。因航班增加較快,而機場有限和相關設施不足,到2012年航班正點率已逐步下降到了74.83%。”這樣的說辭,也非全無道理。不過,下面這組數據,恐怕就很難支撐“正點率與航班數量之間的反比關系”。航空數據服務商OAG最新報告稱,2014年拉脫維亞的低成本航空公司波羅的海航空總體正點率最高,達到94.9%;且2014年正點率表現最好的航空公司多集中在歐洲,前20名中有13家位于歐洲,5家位于亞太地區,2家位于美國�?梢�,飛機起降的頻次,和能不能盡量做到正點抵達之間,沒有必然的“充要條件式”關系。
解決中國航班的晚點問題,無非兩條路徑:一則,向航空公司與空港地面等管理要效率。從航班編排、運力配置、運行規范、運行監控等方面,落實《做好航班正常工作若干規定》,提高航班飛行正常性。譬如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李東生就建議“少用擺渡車”,提高正點率。二則,還是深化空域管理體制改革。正如李軍所言,“舊的空域管理體制影響了民航業的發展,直接影響了航班正常率,到了‘不改不行,非改不可’的地步。”好在2015年,國家空管委將在全國推開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民航局也將加強通用航空管理機構建設,統籌行業資源,探討大通航管理模式,制定通用航空發展“十三五”規劃,開展通用航空綜合改革試點。
“晚點是命,正點是運。”中國民航航班的正點率,恐怕不能用“關艙門還是撤輪擋”等統計上的花活來拯救。在“互聯網+”概念從政府工作報告走向產業理念的今天,民航正點率不僅僅是個民生議題。眼下,這個68%的正點率,起碼仍大可作為、大有作為!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富豪為何鐘愛私人飛機?
- 下一篇:羊城晚報:廣州機場擴容要下“一盤大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