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客流攀升,民航冷門碰“硬傷”
今年暑假,上海鐵路局旅客發送量日均超過150萬人次,屢創新高,學生流、旅游流、商務流交織,周末客流高峰更加密集。另一邊,飛機卻似乎總“掉鏈子”,準點率被吐槽,動輒大面積延誤,甚至停運。調運力、價格戰,各種動作凸顯市場焦慮。(8月20日 《解放日報》)
高鐵航空之爭,已成為不爭的事實。一邊是客流屢創新高,一邊總是“掉鏈子”,不是延誤就是停運,高大上的飛機已然成為過去式,隨著高鐵網絡逐漸完善,高鐵不溫不火的出現已逐漸替代了飛機時代,有業內人士玩笑道:“如今每開一條新高鐵,都意味著沿線交通的重新布局,讓公路、航空抖三抖,”看來飛機的“焦慮癥”不得不犯了。
過去,乘坐飛機是一件令人多么羨慕的事情,飛機的高大上讓人高山仰止。隨著時代的變遷,時代的發展,乘坐飛機不再令人羨慕了。更何況飛機受天氣影響較大,票價昂貴,更讓人詬病的是,飛機場建在城市郊區,要想乘坐飛機還得有段路程坐汽車。再者,新聞多有報端,飛機因為延誤、停運導致旅客焦躁造成暴力現象,準點率被吐槽,動輒大面積延誤,甚至停運。調運力、價格戰,各種動作凸顯市場焦慮。
一句油然而生的歌詞“乘著火車去拉薩”,唱出了旅客的歡快心情,的確,出行暢游是快樂的,倘若鐵路像飛機一樣一受天氣影響就晚點或延誤,旅客的心情勢必大打折扣。自然,高鐵受天氣影響較小,安全、舒適、快捷已成為高鐵的名片。就連我國李克強總理多次出訪推出我國高鐵。不得不承認,長三角織線成網,上海、杭州、寧波、南京、蘇州、合肥等站高鐵動車組密集連發,最短5分鐘發出一列,比公交車還要密集,旅客基本隨到隨走,出行“舒適指數”猛增。更重要的是,由于高鐵較少受天氣影響,夏季突變的天氣,多臺風暴雨,更使越來越多旅客選擇了高鐵。安全、舒適,服務溫馨,讓旅客有種賓至如歸的感覺。主要是交通便利,高鐵“公交化”已成為事實。
高鐵順勢而上,可謂熱的“發燙”。 據了解,今年合福高鐵、滬昆高鐵貴陽至長沙段一通車,去黃山、貴陽的游客立即暴增,開發的10個高鐵旅游產品,都很搶手。從性價比看,原來上海到貴陽需28小時,到黃山需11小時,現在僅需9小時、4小時多。高鐵拉近時空距離,雙城生活日漸豐富,朝發夕至的特性是飛機遠遠達不到的效果。高鐵的優點正好填補了飛機的缺點,可見,高鐵時代飛機不犯“焦慮癥”怕是不行了。
從運能上來說,7月1日正式實施新列車運行圖后,上海鐵路局開行旅客列車數量首次突破700對,總數達728對,其中高速動車組列車470.5對,占總數的64.6%,相較2012年,增長54%。同時,上海鐵路局還根據客流變化情況,對京滬、寧杭、滬寧、滬杭等方向的運輸方案行了優化,增開旅客列車59對,調整直通旅客列車運行區段、經由22.5對,使長三角鐵路運能運力再次飛躍。數據顯示,即便飛機從價格上優惠,面對飛機延誤、停運是旅客心中的詬病,恐怕旅客不一定會買賬。
高鐵運能、服務在不斷的優化完善,航空部門要想奪回市場份額,恐怕要做出很大的努力,除非航空受天氣影響較小,票價便宜,提高服務質量。但是,面對市場競爭激烈,高鐵也會不斷完善優化服務,不會拱手相讓,最后,花落誰家還得由旅客說了算。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評論:“開始懂了”才能不“機鬧”
- 下一篇:“機票論斤賣”合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