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機場運行指揮中心啟用 開啟指揮運行新模式

4月17日,遵義機場運行指揮中心正式投入試運行,該中心的投用標志著遵義機場運行保障系統步入全新的發展階段!民航貴州監管局黨委書記、局長王青山,遵義市發改委副主任王德佩,貴州省機場集團運行控制中心主任劉崢,遵義機場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簡書剛,遵義機場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楊長萍等領導出席投用儀式。

智能化集成管理 航班實時監控
遵義機場運行指揮中心采用智能生產運行系統、語音融合平臺、全景視頻機坪管制運行輔助系統、A-CDM機場協同決策系統、氣象觀測系統、二次雷達、多點定位、無紙化辦公及會議等業務系統,中心大廳還配備了增強型全景視頻監控系統,在大廳前方的超大屏幕上顯示,可對機場所有在飛航班的實際飛行高度、速度等進行實時監控,24小時無間隙了解航班運行狀態,使得機場運行管理更加可視和“無死角”。
遵義機場運行指揮中心主任劉昆向記者介紹:“運行指揮中心定位為遵義機場運行管理的核心,指揮大廳設置10個工作席位,中心通過對協同決策系統(A-CDM系統),機坪管制運行輔助系統、多點定位等系統的有效整合,運指中心人員將更加及時、準確、全面地掌握航班信息,降低航班運行風險,提升安全運營水平。同時,遵義機場還向民航局申請了地面指揮頻率,在指揮大廳設置了現場崗位,可以直接與機組通話,真正實現了地面運行指揮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現代化生產系統中,最為核心的是新一代智能生產運營系統。即信息集成系統+A-CDM協同決策系統。信息集成系統主要服務于機場航班運行保障業務板塊的生產運營核心系統,該系統支撐了機場航班信息的管理和發布業務、機場動態運營資源的分配和管理業務以及地面服務保障的監控和保障業務;航班信息管理系統引接管理局時刻協調管理系統及機場、空管等運輸保障單位有關航班運行的數據,實現了航班動態管理、航班計劃管理、運行資源管理、航班動態實時監控、航班流量預測預警、航班統計分析以及運行系統管理等功能模塊。
對于管理決策層,A-CDM協同決策系統是以機場為中心協同空管、航空公司、民航各業務單位以大數據共享為驅動,以統一的信息化平臺為基礎,以可視化決策為手段,并實現機場整體態勢感知功能、不利條件下機場容量協調功能、航班里程碑監控功能、可變滑行時間計算功能、航班離港排序功能和數據可視化決策功能。該系統主要功能就是匯總了機場生產運行的所有數據,特別是涉及航班運行鏈條上的各環節,如值機、登機、行李運輸、特車保障、燃油加注、衛生保潔等……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引發“蝴蝶效應”,影響航班的正常運行。有了這套系統,指揮員可以第一時間發現保障中的問題,結合監控視頻的分析,最終通過語音融合平臺進行調度指揮,確保航班安全、順暢。

圖:4月17日,遵義機場運行指揮中心正式啟用,圖為啟用儀式當天遵義機場接受媒體采訪。
據了解,2018年12月25日,遵義機場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萬人次大關,成為貴州省第一個跨入中型機場行列的支線機場。今年1-3月,遵義機場共保障航班起降5119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539820人次,同比增長15.49%。隨著機場持續高速發展,航班量與旅客吞吐量快速增長,空中、地面資源保障能力無法及時滿足,建設遵義機場運行指揮中心是為了滿足機場快速發展的產業所需,也是遵義機場建設“智慧機場”結出的碩果。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爭分奪秒,海航地服陜西分公司順利保障旅客轉機出行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