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老外,帶著南航18年的感謝退休
這個老外就是荷蘭皇家航空公司(以下簡稱“荷航”)國際合作事務經理Rob de Wijn。
上個月,荷航CEO Pieter Elbers一行飛抵廣州,與南航領導進行會談。Rob也在其中,這也是他退休之前的最后一次公務訪問,南航特意準備了一封感謝信:
“作為荷航南航雙邊合作的負責人,您見證了雙方合作的發展壯大。我們取得的每一個成功都是您努力的心血和結晶。”
△2011年,南航接收第一架空客A380時,Rob也在現場,右邊是南航股份公司總經濟師蘇亮。
2001年,Rob第一次來到廣州,代表荷航跟南航就北京—阿姆斯特丹航線上的包座協議進行代碼共享的談判。這個協議一旦通過,雙方旅客可以更加容易地乘坐另一方的航班,大家的銷售機會也由此增加。
北京—阿姆航線是南航歷史上第一條洲際航線,開通于1996年11月26日,對于南航來說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荷航運營這條航線始于同年6月。
“2001年第一次來廣州的時候,會說英語的人很少,老白云機場的方向也不是很好辨認,我們上了一輛出租車直接就去了酒店。”為了這次合作,Rob在廣州待了兩個星期,時隔多年,他仍對當時的情景記憶猶新,“我們與南航的雙邊合作相關領導談判了一整天,最后在白天鵝賓館舉行了簽約儀式。”Rob由此與南航結下了不解之緣。
此后,Rob多次來到南航訪問。從2001年代碼共享,到2006年航線聯營,再到2018年的四方聯營,18年來,通過合作,荷航將航線延伸到中國內地多個城市,南航也日漸形成以阿姆斯特丹為中心的歐洲航線網絡,為旅客提供“一站式”無縫對接。目前,南航每日各有1個客運航班,分別從北京、廣州飛往阿姆斯特丹。旅客在抵達阿姆之后,可以選擇荷航的航班到達歐洲境內近70個城市。
在推進雙方合作的過程中,Rob一直是荷航方面負責人。一位與他相識了十幾年的南航同事說:“他為人隨和,每次都很耐心地傾聽別人表達。因為個子高,他會俯下身,側耳聽你發言,讓人感覺很真誠。”
而他對于工作的熱情,同樣深深感染了南航的朋友們,“在會議桌上,他作為荷航代表團團長,清楚己方底線,據理力爭,維護公司利益;同時也會靈活充分地行使權力,幫助達成會議目標,推動合作向前發展。”
△除了與南航的合作,Rob還促成中荷空管的交流項目。
18年里,Rob對南航和中國有了更多了解。“南航非常靈活,可以迅速地適應整個快速變化的外部環境;中國有著豐富的文化,比如禮儀,比如家庭觀念,比如養生等等,雖然我學到的不是特別多,但對我們的合作起到了促進作用。”Rob說,在來訪中國的過程中,中餐給他留下了最為深刻的印象,“中國人做菜是一種藝術”。
18年來,Rob親眼見證了南航的發展變化,“荷航機隊每年增加5架飛機,就足以令我們高興,而南航每年可以毫不費力地增加40—50架飛機。”對于南航的運營能力和客艙服務水平,Rob深表贊賞,并表示:“作為南航的合作伙伴我們深感自豪。”
雙方在溝通過程中也曾有過分歧和爭論。因為廈航、法航的加入,合作關系比之前變得復雜,在2016年和2018年,南航與荷航進行了多次會議,在如何平衡各方權益、銷售彼此航班座位的問題上進行了激烈的談判。
隨著新章程的提出,雙方確立了更高效的合作模式,問題得到妥善解決,Rob深深地體會到:“共贏是合作最重要的目的,只有尊重彼此權益,互相理解體諒,求同存異,才能得到最好的結果。”
●●●●●●●
多年來,南航與荷航已經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2006到2018年,南航銷售荷航航班座位從每年大約1萬多人次增長到25萬人次;每年荷航銷售南航座位從大約2.5萬人次增長到18萬人次。“我們的合作不再局限于聯營和代碼共享合作上,而且延伸到了許多領域合作的高管交流項目,比如地面服務、空中交通管理、電子商務、戰略部署等,雙方不斷派遣團隊學習彼此的最佳做法,協同效應與日俱增。”Rob說。
如今,Rob已結束了45年的職業生涯,光榮退休。雖然告別了工作崗位,但是Rob相信南航與荷航之間最具價值的合作不會變,雙方也會繼續在一切合適的領域推進雙邊合作:“下一代人將繼續深耕我們的合作,對此我深信不疑。”
△Rob退休之前最后一次公務出差到廣州的時候,集團公司副總經理羅來君給他送上南航的感謝信。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東航:2018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正式發布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