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為新國門守護飛行安全
7月份的陽光如同炭燒的火盆一樣,向著整個北方大地傾瀉而下,經過整整一個上午的暴曬和炙烤,北京地區的最高氣溫已經飆升到了45℃。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以下簡稱:大興機場)黑色瀝青柏油鋪制的環場路面上已經能夠清晰看到滾滾熱浪了。
在大興機場飛行區的入口處,在炎炎烈日下,有四、五個身穿黑色制服,手持指揮棒的工作人員,正有條不紊的引導著車輛和人員經過安全檢查,駛入或駛出機坪管制區,他們就是首都機場安保公司駐派大興機場飛行區圍界管控的安全檢查員。
(圖:對進入飛行區的人員進行證件查驗 趙振龍/攝)
每天檢查3000輛車和5000余人。
走進圍界安檢通道內,七八輛等待進入機場的大型貨車一字排開,正在運行中的汽車空調系統不斷排出的陣陣熱氣,在本來就已經溫度很高的通道內顯得“變本加厲”。一旁的安檢員一邊用手擦拭著汗水,一邊爬上爬下的對車輛進行檢查。
“我們這條通道每天大概要有1600輛車和2700多人進出,大多數的車輛是各航空公司和機場運行保障單位的,也有一部分是施工單位的。所有進入飛行區的工作人員要進行人身檢查,車輛也要單獨進行檢查,防止無關人員及危險品、違禁物品進入飛行區。”現場值班班長趙獻如介紹說。
大興機場目前正處在飛行校驗和機場投運準備的關鍵階段,機場管理機構分別在航站樓東側和西側的飛行區各開放了一條安檢通道供人員和車輛進出,安檢人員每天分成兩個班次24小時輪流駐守,他們每天檢查將近3000臺車輛和5000余名工作人員。
盡管工作強度相對較大,室外高溫酷暑,但是安檢員們依然嚴格履行著自己的崗位職責,認真核對每一個人員和車輛通行信息,仔細檢查每一個進入飛行區的物品和車輛,以此來確保大興機場飛行區的安全。
(圖:駕駛車輛對飛行區周界進行安全巡查 趙振龍/攝)
每天繞機場圍界巡查將近200公里。
離開圍界安檢通道,走進機場飛行區,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記者登上了一輛閃著黃色警示燈的安保巡邏車。寬闊的飛行區內巡邏車沿著環場公路低速行進,巡視檢查員在車輛行進途中仔細的觀察著每一處圍界隔離設施。
在機場飛行區內開車與社會上有所不同,這里有更加嚴格的規章制度,安保巡邏車需要按照規定的路線和速度行進,如果需要穿越飛機跑道和滑行道敏感區,還需要提前向機場管理機構通報,以確保跑道校飛期間的絕對安全。
“大興機場整個飛行區的周長將近42公里,我們的兩臺巡邏車每天要進行四次圍界安全巡視,重點檢查機場圍界護欄和安全防護使用的設備是否存在破損情況, 基本每一圈巡視下來至少都需要兩個小時。”圍界巡視員張寶山向記者介紹說。
為了確保工作質量,張寶山和同事在整個周界巡視檢查過程中,多次下車進行觀察和瞭望,對于一些車輛無法抵近和有遮擋物的位置,他們會徒步進行重點檢查,這一天四圈的巡視下來就是將近200公里的路程。
(圖:第一次校驗飛行對跑道進行管控 趙振龍/攝)
先后參與執行多次重要保障任務。
作為大興機場飛行區安保工作的主要力量,首都機場安保公司在2019年初大興機場第一次正式飛行校驗前就已經完成了正式進駐,前期主要負責飛行區校驗飛行期間跑道的安全管控。隨著機場飛行區圍界安防措施建設的逐步完善,安保工作也從跑道人工管控逐步向圍界外圍技術防范轉變。
“來到大興機場之后,我們的工作內容可以說是經歷了多次變化,年初的時候我們主要負責飛行區校飛的跑道管控,用人防的形式保障了校飛安全,后來我們又擔負起了飛行區工程管控任務,每天站在圍界道口檢查人員和車輛的證件,一天下來基本就成了“土人”,現在負責的圍界道口安檢工作和之前比起來已經好了很多。”
“為了能夠做好這些保障工作,我們這里的很多人都在積極克服自己的困難,我們有一個老班長叫李濤,他在保障試飛期間沒有顧得上給距離僅20公里的孩子過滿月。還有一個老家陜西的同事叫王冰,他的岳父身患重病,由于現場保障工作較多,直到老人臨終前他都沒有向單位說過這件事,在老人去世后,他也只是休了四天假,料理完老人的后事就迅速返回了工作崗位。”圍界安檢值班科長潘山冰向記者介紹說。
自從正式進駐大興機場后,整個圍界安檢隊伍團結一心,先后圓滿保障了1月22日至2月24日機場第一次校驗飛行,5月13日大興機場真機試飛,7月25日、8月3日、8月16日三次綜合演練,以及7月28日至8月15日的第二次校驗飛行等重要時間節點的安保工作,也先后得到了機場管理機構和駐場單位的高度認可。
(圖:對機場飛行區進行實時監控 趙振龍/攝))
新管理模式激發員工發展動力。
在采訪過程中記者還了解到,大興機場的圍界安檢工作不僅僅是圍界安全檢查和周界巡視兩項工作,在距離圍界通道一公里處的機場運行控制中心還設有六個飛行區監控席位,他們通過遠程監控的技術手段與現場安檢工作崗位形成合力,對整個飛行區實施全方位的立體管控。
“目前大興機場飛行區安保工作我們采取的是周界安防一體化的工作模式,我們的圍界安檢、周界巡查、飛機監護和后臺監控都集中在一個科室統一管理。各崗位之間無縫銜接,相互聯動。在現階段來看,有效提升了安保資源使用效率和崗位應急處突的工作能力。”大興機場安檢值班經理薛輝介紹說。
統一的管理模式,不僅提升了飛行區安檢的安全保障能力,也在另一方面促使安檢員工不斷學習新的業務知識,原來只是掌握一門安檢技能的員工也逐步向其它工作崗位進行學習和輪換。有的員工已經達到了坐下來能操作X光機、站起來能進行手工檢查、走出去能駕駛車輛巡視、監護飛機,走進后臺能操作監控系統的‘一專多能’型安檢員,這也為安檢員今后的職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隨著大興機場竣工驗收,這些曾經站在跑道邊上經歷過風吹日曬,遍地“吃土”的安檢員們工作環境現在變的越來越好。而這些難忘的親身經歷和彌足珍貴的歷史見證,也必定會在他們的職業生涯中留下一份精彩的回憶。日后他們也許會驕傲的說:我在大興機場保障飛行安全。(趙振龍)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全年24小時待命!開上億直升機去救援!這機長帥呆了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