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機場:轉場運營15年 接送旅客近7億人次
2019年8月5日,白云機場轉場運營十五周年。作為廣東廣州重要的對外窗口,白云機場轉場15年來,客貨兩翼并駕齊驅,國際業務長足進展,實現了基礎設施建設、運行保障能力和旅客服務質量等方面的全面升級,世界一流航空樞紐建設邁入快車道。到今年底,年客流吞吐量更是超越7000萬人次,為轉場當年的3.5倍,服務大灣區城市發展能力再上新臺階。
自2004年成功實現“一夜轉場”、開創國內大型機場無縫切換先河,白云機場全面進入全球化發展快車道。十五年來,累計運輸旅客達到6.94億人次、貨郵吞吐量超1800萬噸,實現了5次年客流千萬級的跨越,日均起降航班由2004年的500余架次增至目前1300多架次;日均旅客量由2004年的5.6萬人次增至目前的近20萬人次。
十五年來,硬件設施全面升級。自2004年一舉邁入“雙跑道”時代后,白云機場歷經一期、二期擴建工程,由一座航站樓兩條跑道擴建為兩座航站樓三條跑道,飛行區指標達到4F級,可滿足A380超大型飛機起降要求,加上FBO商務航空服務樓、GTC綜合交通中心、地鐵城軌站、機坪擴建、國際一號貨站等配套項目,共同構筑起一座恢弘大氣、出行便利、通達全球的現代化國際航空港。
十五年來,白云機場通過對標國際、創新發展,服務質量持續攀升。2010年在ACI國際機場協會全球機場服務質量測評中晉升“全球十佳服務機場行列”。近年來,積極踐行民航局“真情服務”理念,全力打造“春風服務”品牌,個性化服務設施日益凸顯——在全國機場首創男性女性安檢通道,設立廣州市首個樣板母嬰室、兒童樂園,更建有特殊旅客衛生間、計時休息室等服務設施。商業服務打破傳統,近6萬平方米的商業店鋪實施“同城、同質、同價”管理,在“云+”商業理念下引進更多類似博物館等文化互動體驗店,“天空舞臺”、“時空隧道”、“海天走廊”等“景點”走紅網絡,成為旅客和市民來白云機場的“打卡點”。
強大的軟硬件設施保障能力,進一步釋放了白云機場的發展潛能。2004年,白云機場通航城市僅有113個,國際和地區客運航線僅有28條。至2019年6月,白云機場通航點已經增加到228個,國際和地區通航點達到92個,航線網絡覆蓋全球。基地公司南航的“廣州之路”更使得白云機場的中轉比例大幅提升,奠定了白云機場面向澳洲的第一門戶樞紐地位。加上24小時過境免簽政、144小時過境免辦邊檢手續、海關“通程聯運行李直掛”等一系列利好政策相繼推出,白云機場客運業務結構進一步優化。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1-6月,白云機場新增國際及地區航線13條,其中8條飛往“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國際及地區旅客達到922萬人次,同比增長9.1%。國際及地區旅客已經占白云機場總客流量的四分之一強。
近年來,白云機場在智慧機場建設上更走在全國前列。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創新升級原有的機場業務,重構安全、服務、運行等運作流程——AOC綜合信息大樓構建機場“最強大腦”,啟用A—CDM系統指揮精準高效,在全國三大機場中第一個接管機坪管制提高地面運行效率,航站樓內更實現了值機、行李托運、安檢、通關、登機全流程自助,率先在國內推行全流程無紙化,成為全國“智慧機場”建設的示范單位之一。目前,白云機場網上機場項目“機場通”一鍵出行正在推進,5G機場建設正在全面鋪開,“數字+機場”新生態取得階段性成果。
現如今,榮獲SKYTRAX“全球五星航站樓”認證的白云機場2號航站樓,“手推車服務”、“安檢服務”等30多個項目已達到全球領先水平,正為中外旅客帶來更加舒適、便捷、高效的乘機體驗。
翹首未來,白云機場這座欣欣向榮的現代化國際航空港,正朝著“人文智慧白云,世界一流空港”的美好愿景奮力前行。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舉行投運前第二次綜合演練 李健赴現場督導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