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52家航空公司開航 純國產機隊主飛本地市場
今天,內蒙古天驕航空正式商業飛行,根據天驕航空官網顯示,首批開通兩條航線,呼和浩特-錫林浩特和呼和浩特-烏蘭浩特航線。
首航烏蘭浩特航班起飛視頻 拍攝:天驕航空
天驕航空是近幾年來民航局批準籌建的唯一一家運輸航空公司,在中國大陸航空公司家族排行榜位列第52名。
今天上午10:55分,天驕航空9D5671航班,從呼和浩特機場起飛,前往烏蘭浩特,飛行距離1370公里,中午12:30降落烏蘭浩特機場,順利完成首航。
首航航班機艙服務 拍攝:王脊梁
另一條航線,呼和浩特與錫林浩特將于明日首飛,飛行距離約500公里,空中飛行時間60分鐘。天驕航空后續將開通呼和浩特至通遼、滿洲里、赤峰、阿爾山、扎蘭屯、阿拉善左旗、烏海等地區的航班,航線覆蓋全區所有支線機場,實現首府到各盟市間的航班公交化,并逐步擴大到東北、西北、華北等鄰近省會城市。
首航航班機上活動 拍攝:王脊梁
據內蒙古自治區新聞辦數據,今年上半年,內蒙古民用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1276萬人次,同比增長9.9%。全區有民用機場30個,數量居全國第二位,比2012年增加16個。
將于2022年通航的呼和浩特盛樂國際機場定位為國內重要的干線機場,西部地區大型區域樞紐機場。將為自治區支線航空發展提供充裕的發展空間。
首航航班機艙服務 拍攝:王脊梁
隨著天驕航空的開航,內蒙古民航也將從三分天下進入到四雄爭霸。
內蒙古地域遼闊,東西斜伸狹長,東西直線距離達2400公里,南北直線距離1700公里,跨越東北、華北、西北,內與八省相連,外與俄羅斯和蒙古國接壤,屬于典型的支線航空市場。
天驕航空首架ARJ21客機,是我國自行研制中短程新型渦扇支線飛機,座級78-90座,航程2225-3700公里,主要用于滿足從中心城市向周邊小城市輻射型航線的使用需求。
內蒙古民航歷史起源于1959年,中國民航成立內蒙古自治區管理局,到90年中期,自治區民航處于低小慢狀態,飛機是運5、伊爾14、安24、BAe146這樣的飛機,直到波音737開始常駐內蒙,航線才開始大范圍向外拓展。
以往的飛出去政策并不能解決自治區內交通出行的需求,2006年以前,內蒙支線市場處于“瘦田無人耕”的狀態,支線機場“旺季飛、淡季停”,航空公司不愿意運力投入到內蒙市場。
天驕航空超級經濟艙座位,很像窄體飛機的公務艙。
內蒙古機場集團創新地提出了“模擬航空公司”的形式,采用承包航空公司飛行小時的形式,自己編排航班計劃、自己負責座控和銷售,在降低航空公司運營風險的前提下,發展內蒙的支線航空。
國產ARJ21飛機安全須知
經過4年的運營,“旺季飛、淡季停”的局面得到根本改觀,將稀缺的支線運力牢牢鎖定在內蒙市場,為內蒙古支線發展贏得了先機。
目前,國航內蒙古公司、華夏航空、天津航空的運力占自治區支線運力的絕大多數,以天驕航空開辟的錫林浩特和烏蘭浩特為例,華夏航空采用龐巴迪CRJ900支線客機,每天在呼和浩特與烏蘭浩特之間飛行4個往返航班;天津航空采用ERJ190支線客機,每天在呼和浩特與錫林浩特之間飛行6個往返航班。
ARJ21飛機駕駛艙
有這樣一個數據,呼和浩特-錫林浩特的呼錫快線運營1年,錫林浩特機場就突破20萬人次;而突破10萬人次,錫林浩特機場用了52年的時間。
這說明“小機型、大密度”的形式,可以打造各支線機場至區域中心城市的“空中走廊”,實現中轉旅客的“快速擺渡”。
首航航班起飛視頻 拍攝:天驕航空
區內各支線機場至首府呼和浩特的航班頻次,都實現了“當天往返”的目標,最少的機場每天往返2班,最多的機場每天往返19班。
呼和浩特往返烏蘭浩特機票價格
未來5年內,天驕航空ARJ21客機機隊將達到25架,逐步搭建覆蓋自治區的航線網絡,內蒙人民出行終于坐上了自己的飛機。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