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機場打贏今冬以來最大清冰雪戰役
12月8日至10日,哈爾濱市連續迎來了三場較大降雪,給城市的交通出行帶來了今冬以來的最大挑戰。哈爾濱機場“以雪為令”,清雪人員第一時間集結,邊下、邊清、邊運,不斷克服著降雪時間長、降雪急、作業人員連續作戰疲憊等因素,與冰雪鏖戰,將“勇擔重任、敢于創新、協同奮進”的企業精神發揚到了極致,保證了廣大旅客順暢出行。
創新模式 全力保障機場暢通
今年49歲的馬福利已經參加清冰雪工作27年了。他說,今年是掃雪最快、最高效的一年。“不論清雪模式,還是人員安排,大家干起活來都得心應手。”
近年來,哈爾濱機場飛行區管理部不斷總結經驗,通過建立聯動機制、創新清雪模式,在提高清雪效率上不斷實現突破。
“運指聯席、塔臺聯席”機制:飛行區管理部派出指揮員到現場運行指揮中心和塔臺值班,聯席協調跑道、滑行道、停機坪清雪及檢查等相關事宜。在塔臺,聯席指揮員有效利用塔臺視野觀察飛行區道面情況,根據進出港航班情況及管制員對航班的指揮尋找時間空檔,為一線清雪作業人員創造進入跑道、滑行道清雪的機會;在現場運行指揮中心,與運行指揮中心聯席,協調臨時調配機位,創造機坪連續作業面,并提前溝通,增加出港航班連貫性,有效利用飛機尾噴清除道面積雪,提高跑道利用率。 “由于此次降雪大,持續時間長,加上航班密集,跑道、滑行道的清掃只能利用協調出的不足20分鐘時間,一分鐘內同時有三個人向我申請清掃機位,真是壓力山大”,一位負責在塔臺聯席的指揮員說。
協同作戰機制:飛行區管理部與空管分局、駐場航空公司等12家單位, 以雪為令,密切配合,最大程度減少降雪后造成航班延誤情況。
“五個一線”除冰雪工作法:一線除冰雪指揮員靈活運用“壓出崗、放進崗”、“分段除冰雪”、“協調機制”及“流控調節”四種除冰雪模式,順勢切換,效果顯著;一線除冰雪機修外包人員,第一時間處置車輛故障,穩定發揮其專業性,提高了排故效率;一線除冰雪人工外包人員,實現了除冰雪統一模塊化管理,解決了“犄角旮旯”區域清雪不干凈、不及時等現象;一線除冰雪燈光維修人員,穩步運用定點固位、機械排除、彎道處理、融雪防冰四步法,高效清除燈具積雪;一線除冰雪后勤保障人員,實現了餐食、用水、加油“一站化”服務,為飛行區管理部除冰雪整個團隊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基礎。
最大限度提高車輛利用率,增強機械設備力量,提升清冰雪效率。針對廊橋、墻角等特殊區域,哈爾濱機場飛行區管理部有針對性地配備了小型多功能掃雪車,發揮其作業靈活、快速徹底的特性,實現清冰雪工作無盲區、全覆蓋。
精心準備 打好清冰雪攻堅戰
“本場氣象預報8日中午有降雪,預計持續至9日23時”一條消息準時出現在“飛行區管理部微信工作群”,這份氣象報告提示著即將迎來一次清雪“大戰”。 在清冰雪“戰場” 上,氣象就是最重要的 “情報”, 每隔一段時間,“工作群”會及時通報預測降雪量、降雪大致時間、氣溫變化、風向轉變等信息。于是“強降雪”“周期長”“雪量大”,成為了各級除冰雪指揮員、車輛駕駛員、人工清雪員、后勤保障員、車輛加油員了然于胸的關鍵詞。也正是這些關鍵詞,成為整個除雪作業協作聯動、投入人力、設備、調整作業方式的主要考慮依據。
為全面做好冬季清冰雪準備工作,哈爾濱機場通過制定《冬季除冰雪預案》、《保障方案》以及《災害性降雪應急預案》,提前對清冰雪工作進行安排部署,提前做好人員組織、機械檢修、力量調配、崗位培訓、實戰演練、安全保障等各項準備,從管理機制、作業模式、清雪方式、后勤保障、資源儲備、全體動員到責任追究,每一個環節都細致部署。
針對哈爾濱機場近年來航班起降架次快速增長、機坪作業面積大幅加、場道構型日益復雜的實際情況,清冰雪方案提出了最大限度保證“中等及以下雪情不關閉機場”的標準。特別是保證飛行區跑滑系統、機坪引導線等飛機起降滑行路線“適航”的原則,加大機械投入,保障機場暢通。
作業開始后,指揮員通過無線對講、短信群發和微信群等信息傳遞通道,第一時間把本場降雪預計量級、持續時間、清運時限和標準要求,向作業小組進行通報,各小組接到指令后,立即按照預案清雪,并根據雪情變化,及時調整作業方式。
12月9日,降雪仍有增大趨勢,能見度也逐漸降低,剛清完的路面,一會功夫地面標志線又被積雪覆蓋了。在清冰雪現場,除冰雪指揮員對講機不時傳來“塔臺聯席、運指聯席、現場觀測的信息”,全體除雪人員長時間處于緊張的“攻堅”狀態。
晝夜奮戰 他們是雪夜中最可愛的人
上次清冰雪前,場務隊老李,就被診斷為支氣管擴張,當時,忍住劇痛全程參與完成了清雪任務。9日下雪,他正在家中休息,因掛念著兄弟們,說啥也躺不住,不顧兒子勸阻,強忍疼痛又回到崗位上,一干就是10多個小時。
在清雪現場,你總會見到這樣的一位員工,大家都親切地喊他“老林”,頭發有點花白,但總是給人樂觀的感覺,很多年輕的駕駛員都管他叫“師傅”。自1979年加入飛行區管理部以來,他在除冰雪一線一干就是37年,一聲“師傅”包含了寒暑交替的酸甜苦辣,也詮釋了薪火相傳的點點滴滴。12月9日,隨著降雪強度越來越大,一個熟悉的身影又出現在了除冰雪一線,上前一問“老林,今天不是你的班,你咋來啦?”,他雖笑著說:“我得發揮老員工、老黨員的帶頭作用啊”,但從他的眼神里還是能看出來“一絲擔憂”。這是他熟悉的“戰場”,但經過近幾年哈爾濱機場快速發展,機坪面積成倍增加,場道構型也日益復雜,高峰航班間隔不足3分鐘等等難題擺在了面前。在此次降雪中,他和全體職工一起,發揚了老場務艱苦奮斗的傳統,加班加點,連續工作15小時。
作為飛行區管理部場務保障隊副科長的馬長效,雖然大家都喜歡叫他“小馬”,但他也是在清冰雪一線足足工作了15個年頭的“老員工”了,冬季降雪期間,作為一名管理者,以身作則起到了良好的帶頭作用。只要是預報降雪他主動留在機場值班,每場雪必到且一直指揮清掃到最后,因今年入冬后降雪場次過多,且有些場次的降雪持續時間較長,工作量大,有時一個月只能回家兩、三次,其它時間堅守工作崗位,堅持奮戰在掃雪第一線。在平時看他的朋友圈時,很多都是發布他5歲兒子生活照片。父愛如山,但崗位職責在他心理更是“重于泰山”。雖然繁重的保障工作使他沒有時間休息,但他從沒有怨言仍然一如既往的工作,這種敬業精神也鼓舞著班組內其他成員。
“以雪為令”是最大的命令,是哈爾濱機場飛行區管理部清雪人員記憶最深刻的一句話,對于52歲的張慶斌同志也不例外。9日中午,他突然接到隊長打來的電話,“雪太大了,趕緊到崗位開始清雪。”話音剛落,老張就趕往機場,一干就是5個多小時,到了晚飯的時間,后勤保障人員將盒飯送給他時,他說“車不能停、飯就放在車上吧”,“給我留下一瓶水吧”他接著說,后勤人員過了一小時再回來時,才發現餐食沒動,就水瓶空了一大截,“真是太忙了!”。
此次降雪累計長達21小時,飛行區管理部清雪人員發揚“不怕苦、不怕累”的老場務精神,晝夜奮戰,共出動清雪車輛670臺次·小時,出動人工244人次,保證了機場始終處于適航狀態。
面對接下來的清冰雪戰役,哈爾濱機場飛行區管理部將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引,以更加飽滿的政治熱情,更加良好的工作狀態,更加嚴密的組織落實,全力以赴做好冬季清冰雪保障工作,為贏得今冬明春清冰雪戰役全面勝利,保障旅客順利出行做出新的貢獻。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紅航:機務老韓的故事 血染的風采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