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飛機看病,不妨掛個“專家號”
在山東太古飛機工程有限公司里,有一個18人的團隊,他們個個身經百戰,他們的工作是為機務提供技術支持;如果說機務是給飛機看病的醫生,那么他們就是飛機看病掛的“專家號”;他們是山東太古飛機工程有限公司航線部技術支援班組,一個由18名“技術男”組成的班組。
平均年齡31歲的技術組
山東太古飛機工程有限公司航線部技術支援班組,這個由18名“技術男”組成的機務團隊,主要的工作就是為機務維修提供技術支持,團隊里的每個成員都是業務精英。“別看我們班組平均年齡只有31歲,但是每個人都是在各自崗位上工作多年經驗豐富的專家。”技術支援班組長宮文斌說。
“我們的工作主要是負責山航在濟南基地飛機故障的處理、排除,以及外航飛機委托排故,為航線部內部其他單元提供技術支持,一旦遇到解決不了的故障,我們就會提供最佳的解決方案。”宮文斌說。
然而,提供技術支持可不是簡單的坐在辦公室指揮,班組成員丁乃強告訴筆者,他們18人共分為三個小組,上24休48工作制,不要小看上班期間的24小時,對他們來說,這24小時充滿了未知與挑戰。
早上8點50分,丁乃強跟小組其他成員交接班,“主要是把前一天的維修情況交接,航班信息、故障信息、航材、工具、相關人員準備情況等等。”丁乃強說。交接完畢,他們會進行學習,“飛機技術隨時都在更新,作為一名機務,我們也要每天學習新的知識。”丁乃強說。技術通稿、典型案例是他們每天必學的知識。
“每天都有大量的過站航班,每一個過站航班如果有需要解決的棘手故障,我們都會以最快的時間做出判斷。”團隊成員劉洪福說。
技術支援班組白天主要應對突發故障,在最短的時間內使飛機起飛,讓旅客安全、按時回家。晚上航后主要進行疑難故障的排故工作,遇到復雜故障搞通宵是家常便飯。工作的間隙他們會及時的給自己充電,研讀書冊、工卡,了解最新的技術資料等等,每天的工作都是忙碌充實的。
外出排故困難多
飛機航后的排故工作,是他們主要的工作內容之一。航班正常的前提下,等到最后一個航班結束航后工作,也是凌晨2點之后了。“一旦有飛機延誤,或是航后檢查中發現故障需要排故,通宵就是家常便飯了。”劉洪福說。
結束航后工作,早上6點30分他們就要到崗為早出港航班做好準備,直到早上8點50分,他們才算是完成一個24小時工作周期。
“我們平時日常的工作就是這樣,但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其實是外出排故。”丁乃強說。
作為航線部的技術支援班組,他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解決一系列棘手、難處理的飛機故障。“很多時候飛機飛到外站,當地沒有我們的機務,當地機務解決不了問題,只能通知我們飛過去給飛機排故。”劉洪福說。
有一次,他們臨時接到了前往南昌排故的任務。“記得當時是早上9點,我們剛下班就得到通知飛南昌。”丁乃強說。了解情況后發現飛機發動機燃油泵本體漏油,需要立刻更換,就這樣丁乃強跟幾位同事一起出發,當天中午12點他們趕到了南昌。
時間緊、任務重,他們沒有猶豫,立刻投入到工作中,“在外排故最大的特點就是很多事情不好協調。”丁乃強說。航材、工具、場地等等都不像在基地,他們只能一項項克服困難。
最終經過近7個小時的維修,試車結束后已經是晚上10點鐘,第二天一早他們就趕回濟南。“也沒有時間在當地逗留,回來休息一天第二天還要上班。”丁乃強說。作為一名機務,他們必須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才能以最佳的狀態為飛機“看病”。
“我們技術支援班組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排故準確、客戶滿意;技術精湛、支援到位’為目標,強化基礎建設,打造班組文化,全面提升班組管理水平,提高成員素質。”宮文斌說。技術支援班組每天都有值班日記,詳細記錄每天故障情況及處理措施;每周他們還總結工作周報,對一周發生的重點故障進行技術分析;每月還設立了月報,從更多的技術層面總結。
“我們班組最大的特點就是學習能力。”宮文斌說。作為技術支援部門,他們必要要掌握最全面的機務維修知識。“閑暇時間,我們經常組織大家對一些故障進行集體分析,讓大家不斷地提升業務水平。”宮文斌說。
感受機坪的一年四季
雖然是為航線部提供技術支援,但幾乎每一項有難度的工作,他們都會親自上陣。“平時我們工作就在機坪上,感受著濟南的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丁乃強說。12月14日,濟南剛剛迎來了2017年入冬的第一場雪,室外溫度達到了零下6度,機坪上的體感溫度則更低。寒風肆起,站在機坪上幾分鐘就能把人凍得瑟瑟發抖。
“皮衣”“手套”“帽子”“耳罩”,盡管丁乃強他們把自己包裹得很嚴實,但在機坪上一待就是一天,他們還是會被“凍透氣”。
不過即便如此,丁乃強坦言,與炎熱的夏天相比,他們還是更喜歡現在的冬天。
夏季的濟南是出了名的“火爐”,夏季最熱的時候,濟南機場機坪上的溫度能夠達到60度,人站在機坪上能夠感受到一層層的熱浪,用不了幾分鐘渾身上下就全都濕透了,汗水一滴一滴往下落。“夏天我們最主要的是補水,只要水跟上,身體就不會有太大的反應,不過即便如此,夏天也經常會有人中暑。”丁乃強說。
想要成為一名優秀的機務人,就必須有一個強健的身體。
技術支援班組的成員下班時間幾乎只做3件事——“休息、學習、鍛煉身體”“平時下班后我們基本回到家就中午了,下午幾乎都是在休息,第二天有時間大家會打打羽毛球、跑步、健身。”劉洪福說。
“對于我們這個工作,尤其作為技術支援崗位,有辛苦,但是更多的是一種成就感。”劉洪福說。每當他們攻克一項故障,解決一次難題,看到飛機安全、準時的起降,他們心中都會充滿了成就感。“不論怎么樣,我們要認認真真對待工作,這關乎到旅客的生命財產安全,不允許我們有半點懈怠。”劉洪福說。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錫林浩特機場:遭遇強降雪,昨日被迫關閉跑道2小時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