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天上的雙子星,雙胞胎小哥哥的逐夢飛行路
第一眼看到陶晨陶昽兄弟倆的時候,一般人真的會“傻傻分不清楚”。
相似的面容和體型,還有相似的聲音瞬間讓外人陷入迷茫,這對雙胞胎兄弟同在上航飛行部飛737,被同事贊為“藍天上的雙子星”。
弟弟陶昽(左)/ 哥哥陶晨(右)
雙胞胎的日常:有尷尬煩惱,也有意外收獲
見面的那天,兩人穿著同樣的制服,直到摘下帽子才泄露了一絲“天機”,哥哥陶晨頭發精心打理一絲不茍,弟弟陶昽頭發則是隨性抓了一下,顯出些許少年氣。
“從小到大被認錯叫錯簡直是家常便飯。”
兩兄弟吐槽起作為雙胞胎的煩惱,從小兩個人就喜歡在一起玩一塊打架,上學要換座位的時候,老師總是會調侃又要重新認人。進入上航后這種事情也是經常發生,被問到同事認錯人時怎么辦,兩兄弟說一開始還會解釋,后來就“保持微笑就好”。
有煩惱自然也會有收獲,兩人笑說雙胞胎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擴大交際圈:飛航班的時候遇到對方相熟的機組成員總是很快就能熟絡,一趟航班飛下來,又多了幾個朋友。
藍天追夢之旅:不同的過程,相同的目標
談到自己飛行夢的起源,兄弟倆說他們從小在機械操縱這方面就顯示出了格外突出的天賦。
高中畢業的暑假相約去考駕照,在考試中間出去玩了一趟,回來就要小路考,兩人練習了一天就順利通過了考試,連教練都覺得不可思議。教練當時并不知道,這兩個頗有駕駛天賦的男孩子最終的目的是駕駛飛機翱翔藍天!
不過比起哥哥招飛的時候就順利通過層層考核順利入選,弟弟的追夢之旅就顯得頗為曲折了,高中招飛的時候因為耳炎被卡在了體檢一關。但是最終兩個人選擇了進入同一所大學學習,哥哥在飛行學院,弟弟學汽車工程。大學期間,弟弟也沒有放棄自己的藍天夢,最終在大學畢業的時候通過大改駕考上了4+1, 跟哥哥一起重新在藍天上并肩逐夢。
褪去了少年時期懵懂不切實際的幻想,兩兄弟的學飛之路也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地走過來的。弟弟起步比哥哥晚,于是在航校的時候會更加努力地練習。他告訴我們那時候他每天會花一個多小時練習起落,琢磨操縱技巧。
而哥哥的飛行之路也并不是完全一帆風順,在去年右座轉左座的升級檢查中,由于壓力過大,沒有通過檢查。后來他找到了住在家附近的老機長教員虛心請教,歷時三個半小時的促膝長談,在機長教員的悉心指導下,他及時調整了心態,努力朝著一名合格機長的目標努力。
兄弟的正確打開方式:互相欣賞,互相學習
“我們出生的時候只差了一分鐘,所以很少有哥哥弟弟的概念,平時也是直接叫名字。小時候不懂事,也會經常打架。”哥哥跟我們講起兩人日常的相處模式:非常平等,無比默契。當被問到“心理感應”的話題的時候,兩人一致表示那是電視劇里的夸張,“生活中最大的默契估計就是打籃球的時候,一個眼神,一個動作,就能懂得對方的意圖。”
雖然傳說中的“心理感應”是假,但相互幫助一起進步是真。弟弟進入公司后主要飛波音767機型,經常執行莫斯科等國際航班任務。后來在公司的安排下,弟弟要改回波音737機型,在改駕的時候,弟弟遇到一些操作和理論上的不適應,哥哥會毫不吝嗇地給弟弟講解一些操作上的技巧。而弟弟飛了很多國際航線,在國際航空規則方面會比較懂,也會和哥哥分享飛行的經驗。
一起出生一起長大,畢業后又進入同一家公司工作,難免就容易被拿來一起比較。兄弟倆坦言兩人早已經習慣了,比起無意義的比較,一起進步才是最重要的。
背后的支撐:家人永遠是那溫情的一盞燈
兩人不僅對于飛行夢有著同樣的執著和努力,而且對于感情的態度也是同樣的專一。
哥哥的另一半是高中同學,弟弟的另一半是初中同學。現在兩人都步入了婚姻。另一半對于自己的職業也很是支持,由于飛行在外的時間比較多,因此休息在家的時候,便承擔起了做飯打掃的家務活,并且多陪陪家人,享受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光。
而最讓兩人感到愧疚的,應該就是媽媽了。在外人看來,他們是讓人羨慕的“藍天雙子星”,但是在媽媽心中,他們永遠是值得牽掛的孩子。媽媽對兩兄弟的排班了如指掌,每次飛行總要確認兩人安全落地回家才肯睡去。兄弟兩人談到家人臉上寫滿了溫情,晚上回家看到亮起的那盞燈,也是他們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最安心的保障。
雙生兄弟,就像“世界上的另一個我”,有默契,有競爭,有并肩,有互助。
藍天飛行之路對于這對兄弟才剛剛開始,成為一名優秀的機長是兩人共同的目標,而對于他們而言,最幸運的是擁有彼此吧。藍天追夢不易,追逐飛行夢的路上,還好有你一路結伴而行。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東航四川地服部迎來入夏初考驗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