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跳”中的哈爾濱機場 預計全年將突破2000萬人次

擴建工程第一階段順利完成,新航站樓完美轉場、運行良好,擴建工程第二階段正穩步推進;旅客吞吐量半年破千萬,繼續領跑東北地區;國際航空樞紐戰略規劃正式發布……哈爾濱機場建設發展駛入快車道。
今年 旅客吞吐量將突破2000萬
10月1日,國慶黃金周首日,記者來到哈爾濱機場。新建航站樓大氣寬敞,進出港旅客人頭攢動。從哈爾濱前往杭州的旅客張萌對記者說:“現在,哈爾濱機場通航的城市很多,去哪里都很方便。”從上海乘坐飛機回哈爾濱過國慶節的王之鳳則說,幾年沒有回到家鄉,沒想到哈爾濱機場變化這么大,真是具有國際范兒。
從泰國來的乃威猜·沙旺素西先生豎起大拇指為哈爾濱機場點贊:“看到哈爾濱機場,就知道哈爾濱是個非常洋氣的城市”。
據了解,國慶黃金周首日,哈爾濱機場進出港旅客5.9萬人次。而這,僅僅是忙碌的哈爾濱機場一個小小的縮影。
近年來,哈爾濱機場建設發展突飛猛進,年旅客吞吐量和航班起降架次快速增長。截至目前,機場已開通國內國際航線244條,通航城市119個。今年上半年,哈爾濱機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0萬人次,同比增長10.3%;起降航班7.18萬架次,同比增長7.4%。預計全年將突破2000萬人次。
按照今年7月份發布實施的《哈爾濱國際航空樞紐戰略規劃》,到2025年,哈爾濱機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4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40萬噸,國際及地區航線通航城市達到80個左右;到2035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80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120萬噸,國際及地區航線通航城市達到110個左右。
服務 智慧機場滿足旅客安全出行
日前,從哈爾濱乘機前往青島的張女士,不慎將隨身提兜丟失。機場啟動了“旅客行為回查系統”,迅速通過監控回查張女士的行走路線,很快找到了她遺失的物品。
黑龍江機場集團信息管理部信息中心副主管趙洪峰說,旅客行為回查系統是為打造智慧機場安裝的一個新系統。T2航站樓管理中心通過接入20多套監控系統,實時監控航站樓安全、服務、行李等整體運行態勢。一些重要部位的攝像頭還能實現動態跟蹤,遇到特殊事件可實現持續監控。
記者看到一些旅客憑借手中的二維碼電子登機牌便可完成安檢和登機,實現旅客無紙化便捷通關。
哈爾濱機場還安裝了雙活備份系統,保障航班信息實時更新,顯示屏持續不間斷滾動播放。“行李追蹤系統”的投入使用,則使旅客可以像追蹤快遞一樣查看行李的運行狀況。
在機場工作多年的運輸服務室副主管周景源說,智慧技術的廣泛應用,讓擴建后的機場服務更細致更溫馨,人文環境更加完善了。
未來 建設成為國際航空樞紐
雖然是黃金周假期,黑龍江機場集團擴建工程項目部的工作人員卻仍在緊張地工作中。項目部辦公室里貼滿各種規劃圖和項目進程推進表。
擴建工程項目部信息機電工程部經理張憲民告訴記者,根據哈爾濱自身地域特征和國家總體定位,哈爾濱機場要通過“三級跳”建成“平安、綠色、智慧、人文”的國際航空樞紐。
今年春天,機場本期擴建工程第一階段13.5萬平方米的T2航站樓建成投入運行,順利完成“一級跳”。第二階段建設任務包括T2航站樓剩余3萬平方米建設、6.7萬平方米的T1航站樓改造,力爭2020年全部建成投入使用,實現“二級跳”。
哈爾濱機場再次擴建,也就是“三級跳”,將以2030年為建設目標年,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6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80萬噸、航班起降47.8萬架次需求。機場飛行區技術等級從4E提升至4F,可滿足全部機型運行需求。T3航站樓建成后,約有150個機位的停機坪,國際及地區業務集中在此開展。現有的T1、T2航站樓全部作為國內航站樓使用。哈爾濱機場航站樓面積將達到70余萬平方米,機位達到230余個,容量較現有提升2倍,廊橋機位占比由目前的26%提升至67%。
屆時,哈爾濱機場將成為輻射東北亞、連通歐美的國際航空樞紐。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正逢集群遷徙季 “大鳥”小鳥兩相宜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