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數字看未來:腳踏實地促進中國通航產業發展
本周,隨著2018年春運峰值的臨近,瓊州海峽兩岸人民群眾的春運過海方式卻驚喜的出現了一條直升機航線。這條海口新海港至徐聞海安的跨海峽航線由海航通航旗下的首航直升機公司H125型號直升機執飛,春運首飛當日即有載客航次,隨著春運峰值每日載客航次數量保持增長。
根據第三方機票預訂平臺春運大數據顯示,2018“春運十大難買航線”首名的即是北京-海口航線。首航直升機為2018年春運提供更多到達方式、優化交通資源、為春運出行提供更便捷、舒適的通航體驗。
跨海航線一經推出即被春運群眾所選擇,可以說從實處展露了尚未成熟的中國通航市場潛藏得、十分龐大卻等待開發的內需市場。自201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我國通用航空業的市場前景作出預測,提出到2020年通用航空業經濟規模將超過一萬億元。
《意見》提出,到2020年中國要建成500個以上通用機場。站在中國通航產業的二次風口上,在2017博鰲亞洲論壇期間海航集團全新成立了海航通航投資集團(以下簡稱海航通航)整合了海航集團旗下公務機、直升機、通航機場、通航基礎設施建設、航空培訓學校等通航業務資源。
在數字經濟唱主角的時代,行業數字是產業發展的重要參考。2018年春節將至,從數據跟蹤海航通航的產業發展格局時,就可以直觀感受中國的通航產業正在高質量的發展。
在2018創新的打造通航春運回家過年方式的首航直升機,在2017年執飛19052架次,累計飛行時長25.4萬分鐘;已達機隊規模24架(G2機型8架;H125機型11架;H135機型3架; H155機型1架,H225機型1架);同時,2017年發布的上一年首航直升機新三板掛牌后的首次股票定向增發規模達到32.0038億元,位居年度非金融類企業第一名。
2017年,海航通航基礎設施基于地方通航產業規模,由人才、技術、客戶等維度進行選址,重點布局,完成拓展接洽通航項目35個,最終全國簽署通航基礎設施完善項目《戰略合作協議》16個。其中涉及項目規劃總占地面積13058畝。
中國通航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人”這個關鍵字,通過海航航校進行人才培養也成為海航通航的布局重點。海航航校2017年完成全年飛行訓練40000小時,總計安全運行28萬小時,培養畢業商照與高性能學員1500余名,畢業后就職于50多家集團內外航空公司和通航公司。從2012年開始,海航航校即成為全國培訓資質最全的航校之一,同時具備了固定翼、直升機和高性能飛機培訓資質。運行至今,連續5年被民航中南局評為“航空安全責任考核達標單位”和“航空安全責任考核先進單位”。
作為海航通航產品矩陣另外一端的金鹿公務,2017年在歐美公務機稱雄的領域里卻拿獎到手軟。從受邀參加2017世界旅游論壇全球峰會、到世界旅游大獎2017年總決賽,金鹿公務憑借極致的服務體驗和產業創新貢獻摘得“世界最佳公務機公司”、“世界領先公務機公司”大獎與“七星獎”等4項行業重量級獎項。此外還憑借超過27萬小時的安全飛行記錄一舉拿下美國國家公務航空協會NBAA 2016年度公務航空安全大獎、公務航空維修安全獎、飛行員安全獎等三項大獎。
獎項從來不會從天而降,每一個獎項都向世界展現著來自中國的公務機品牌形象,潤物細無聲的提升著民族文化自信。每一個獎項的收獲都源于金鹿公務的穩扎穩打:用2017年累計的13274飛行小時將逾全球賓客安全送達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50多個機場。
汗水雖苦、而國之通航夢如甘。海航通航用實打實的數字促進著“航空助力旅游、天空聯動地面、通航產業融合金融資本”的中國通航產業發展。在實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通航領域建設中,海航通航為中國通航經濟加油、助力國人的美好生活;用數字成績真心實意推動著中國通航產業從“有沒有”到“好不好”的奮力前進。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海航機場集團與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