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機場地服:國際快件業務成為首府發展開放型經濟體系新亮點
近年來,地服分公司把握大勢,緊抓機遇,找準定位,在呼和浩特市大力發展以跨境電商為重點的戰略性新興服務業中,實現國際快件業務從無到有,從弱到強,業務覆蓋范圍和業務量的迅速增長,成為首府發展開放型經濟體系的新亮點。
2015年,內蒙古民航機場集團地面服務分公司率先在全區開展國際快件業務,實現跨境電子商務及物流零突破。在呼和浩特海關、內蒙古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指導下,按照國際快件清關保障流程,對現有的貨運倉庫進行改造,購置了海關監管專業設備。經過認真的籌備,投資300多萬元對現有貨運倉庫進行改造,順利通過了呼和浩特海關驗收,得到海關總署的批復允許設立國際快件監管場所。同年2月12日,國際快件業務正式開通。
2016年3月23日,首批來自全國各地發往蒙古、俄羅斯的國際快件抵達白塔國際機場,在海關、檢驗檢疫等部門支持下,由白塔航空口岸報關,出口蒙古、俄羅斯,標志著國際快件出口通道順利開通。此項業務填補了呼和浩特市乃至全區跨境電子商務出口空白,使呼和浩特市跨境電子商務發展邁上新臺階。
2017年,國際快件通關管理系統正式運行,為國際快件下一步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信息化支撐,同時也為呼和浩特市國際快件出口蒙、俄提供了監管平臺。白塔航空口岸國際快件C類出口資質正式落戶白塔航空口岸。國際快件C類資質的落戶,標志著呼和浩特市正在積極融入“中蒙俄”經濟走廊國家戰略。
經測算,國際快件經首都機場轉至呼和浩特機場清關,在兩天至3天內結關,借助機場周邊發達的物流運輸網絡,最晚在兩天內可將貨物送達。加之,呼和浩特機場國際快件業務的開通,為自治區周邊地區的海淘一族提供“性價比”較高的清關服務,在周邊地區清關相對困難的情況下,必然會加快自治區國際貨運市場的發展,也將吸引更多快遞物流企業和快遞運輸企業落戶呼和浩特,進而加速呼和浩特航空物流業產業升級。項目運營至今,已為全區進出口貨物集散及中外客商采購和分銷提供方便、高效、快捷的物流服務,逐步形成轉口物流集散地,促進呼和浩特市成為轉運國際快件的聚集地和大平臺。
當前,國際快件業務已成為呼和浩特市發展開放型經濟體系的新亮點。不僅為首府打造成為面向俄、蒙的國際貨運集散中心提供發展條件,而且將在全區擴大向北開放、構建亞歐貿易通道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江西首條通航短途運輸航線 未來打造1小時天路網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