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億新:鐵路對低成本航空沖擊日趨激烈

圖:第五屆中國低成本航空高峰會議現場 來源:澎湃新聞
10月11日,在上海舉辦的第五屆中國低成本航空高峰會議上,中國航空運輸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潘億新表示,現階段,中國低成本航空公司受國內外市場沖擊較大,國外市場沖擊由競爭對手擴張帶來,國內市場除國有大型航空公司競爭外,因低成本航空客源與鐵路客源重疊性較大,隨著高鐵網絡日益完善,鐵路對未來國內低成本航空的客源需求沖擊將日趨激烈。
何為低成本航空?在潘億新看來,低成本航空并非簡單的廉價航空,即不是單純靠降低服務來實現低票價,而是以提高效率為核心。
他舉了幾個數字:2017年,全球低成本航空的平均客座率為89.4%,比傳統航空公司高出6.2個百分點;飛機利用率為10.5小時,比傳統航空公司高出1個小時;平均每架飛機的員工人數是92人,傳統航空公司則達到122人;資產利用率為5.6%,比傳統航空公司高出2.2個百分點。
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到,近年來,全球低成本航空業務量的增長速度大約是傳統航空公司的2倍;低成本航空的平均客座率高出傳統航空公司5個百分點左右。
不過,和國外相比,國內低成本航空公司的發展近年來不盡如人意。
先看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場美國,過去10年,整體航空旅客運輸量增長了25%,低成本航空則增長了120%,市場份額從16.1%提高到29%左右。目前全球低成本航空超過170架,市場份額也由十年前的不到10%提高到現在近30%,主要低成本航空的增速平均超過20%。而且低成本航空擴張勢頭迅猛,航空大訂單屢屢刷新飛機制造廠商記錄。
中國低成本航空的發展則比較緩慢。
按照運力統計,國內低成本航空的整體市場份額只有8.5%,中國最大的低成本航空——春秋航空的機隊規模只有100架,運量在全球排名20左右,“還是比較低的,應該說不符合整體中國航空市場發展態勢。”
潘億新認為,發展緩慢的原因有3點:
一是中國低成本航空起步比較晚,不論是發展速度還是經濟效益,與其他國家相比都存在較大差距。
二是各地政府和公眾對低成本航空的認識不盡相同,有的錯誤認為低成本航空是低票價、低服務、不安全的代名詞。很多地方政府和機場并沒有意識到低成本航空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和政策的支持。
三是相關政府政策尚未得到充分落實。2014年民航局印發了《關于促進低成本航空發展的指導意見》,從堅持安全發展、促進快速壯大、支持靈活經營、鼓勵走出去、改善基礎環境、加大政策扶持6個方面提出了多項政策保障措施。但是,潘億新指出,上述措施還未得到完全落實,低成本航空的發展依然面臨較大障礙。
值得注意的是,潘億新表示,除上述歷史原因,現階段低成本航空的發展還面臨著國內外市場的沖擊。
國外市場方面,近年來,亞洲地區航空業逆勢增長,低成本航空遍地開花,呈現強勁發展勢頭。馬來西亞的亞航、新加坡的虎航、菲律賓的宿務、澳大利亞的捷星航空等發展迅猛,其中亞航從2001年的2架飛機增加到200架,捷星航空今年也將達到140架,國外尤其是東南亞地區的低成本航空大舉進入中國。
潘億新指出,除北上廣一線城市,上述國外低成本航空開始對武漢、杭州、重慶等二、三線城市進行布局,“航線覆蓋了我國的大江南北,形成合圍之勢。由于國外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機隊規模大,能夠利用規模經濟的優勢攤薄各項成本,同時管理水平、主業創收能力相對較強,對我國低成本航空造成較大沖擊。”
國內市場的沖擊也不容小覷。潘億新表示,目前國內市場的競爭也日趨激烈。我國低成本航空不僅面臨國有大型航空公司的競爭,還要應對高鐵的沖擊。“低成本航空客源與鐵路客源重疊性比較大,隨著高鐵網絡日益完善,對未來低成本航空的客源需求沖擊加劇。”
那這是否意味著低成本航空的發展將腹背受敵、失去空間呢?其實不然。
潘億新表示,一方面,中國民航近年來即使在年運量很大的情況下,仍然能夠保持非常快的增長速度,增速超過了預期。從2005年以來,我國航空運輸總周轉量一直穩居世界第二,預計到2025年左右,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位。
另一方面,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居民出行需求明顯升級,民航成為更多人中長途出行的首選。這也進一步促進了民航市場的增長。
此外,中國的民航運輸價格市場化正在加速推進。近年來,國家發改委和民航局對推進民航國內航空旅客運輸價格改革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將國內航線基本票價水平由原來的每公里0.75元的基準價,調整為長短有別的新定價模式,并對部分國內旅客定價實行市場調節價。
潘億新表示,從統計的數字可以看出,2017年全國航空公司平均運價為每客公里0.5元,比20年前還低了16%,較低的票價水平促進和保持整個行業高速增長,也為低成本航空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潘億新表示,低成本航空作為一種特色產業發展模式,能夠通過成熟效益拉動區域經濟成倍增長。他建議,地方政府可以將低成本航空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抓手,為其制定相應的稅收、土地、人才引進等一攬子政策。做好頂層設計,從飛機融資租賃、飛機維修拆解、飛行員培訓、低成本候機樓等基礎設施建設,配套商業物流等航空全產業鏈角度來經營相關產業,形成共創共贏的生態圈式協同發展。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盧程祥專題調研延安機場公司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