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發改委:打造東北最大的航空器維修基地
1月3日,據吉林市政府消息,吉林市發改委答復政協委員提案建議《關于促進我市航空產業發展的建議》。全文如下:
關于促進吉林市航空產業發展的建議
委員提案建議:
一、完善規劃,充分利用各方面政策
整合國家、省關于促進航空產業發展的政策,結合本地優勢制定切實可行的地方扶持政策;統一規劃,合理利用各種資源,在土地、空域、設備、骨干企業、人才、資金等方面予以統籌考慮。
二、拓展航空零部件制造項目
以國家大力發展軍、民用航空產業、航空零部件市場需求不斷擴大為契機,發揮吉航公司和中鋼吉炭公司產業優勢,利用新建東北最大表面處理中心的條件,拓展航空零部件制造業務,力爭建成東北最大飛機零部件制造基地,最終形成通用小型飛機整機制造能力。
三、成立通航公司
購買民用飛機,成立通航公司,開發業務范圍:
1.組建飛行俱樂部,開展教學飛行(培訓飛行員)、空中觀光、體育航空等業務。結合我市旅游產業發展,松花湖水陸兩用飛機旅游項目可作為旅游精品項目合作發展,自松花湖-北大壺-二臺子航線可優先發展,未來可與鏡泊湖相連,黑龍江興凱湖水上飛機旅游開發項目相連;在松花湖規劃預留出水上飛機停放區域。
2.開展工農業生產、城市治安、森林防火、醫療救援、緊急救援、環境檢測保護等業務,拓寬通用航空社會公共服務類項目。
3.開展通航飛機、公務機等托管業務(二臺子機場復航后,此類業務會快速發展)。
4.建立青少年航空認知及國防教育基地。吉航公司民用航空器維修培訓學校、民用支線客機通用航空定檢、維修及部附件修理基地、飛行俱樂部及水上飛機精品旅游飛行體驗項目已經為青少年航空認知基地奠定了基礎。
5.形成干線飛機批量大修能力,實現通用飛機整機制造,同時與航空公司、運營商合作,開展通用飛機“4S”店服務,建設航空小鎮。要通過資本化運作、產業化發展,在國內相關航空產業密集區建成若干子公司(基地),在境外設立分公司或分支機構,從事通、民用飛機維修服務保障業務。
四、培育引進高端人才
加大扶持力度,鼓勵企業、高校、研究機構積極引進航空高層次人才,探索人才租賃、團隊引進等多樣形式,拓寬人才引進渠道。支持企業與各類機構合作,對技術研發、市場推廣、服務咨詢等方面的人才進行職業教育與崗位培訓。
提案答復:市發改委
近年來,為緊緊抓住國家大力發展民航業和實施低空空域改革的戰略機遇,市委、市政府以前瞻視野,果斷決策、及早謀劃。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結合本市的實際情況,以吉林市二臺子機場復航改擴建和航空工業吉林航空維修有限公司飛機維修基地項目為核心,規劃建設吉林市航空產業園區。通過發展航空產業,強化吉林市在長吉圖發展格局中的支撐作用,使吉林市迅速融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
一、完善規劃,充分利用各方面政策
在政策方面,我辦根據我市實際情況,參照其他省市產業扶持政策及招商引資政策,研究編制了包括人才、土地、資金等方面在內的《吉林市通航產業扶持政策(初稿)》。上爭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成功申請2億元長吉圖專項資金用于機場建設。去年初我市依托航空產業基礎優勢,積極申報獲批成為首批國家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試點城市,為我市航空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國家也將給予政策支持。在合理利用資源及統一規劃方面,利用國家通航發展、開發區改革創新及軍民融合發展戰略,依托我市航空產業基礎優勢,規劃建設了吉林市航空產業園,規劃面積57.78平方公里;與中航建投就合作建設航空產業軍民融合園等事宜簽訂了框架協議;委托編制的《吉林市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實施方案》已獲國家發改委批復,《吉林市通航產業示范區改革和創新實施方案》已上報市開發區改革創新領導小組,《吉林市航空產業園總體規劃》、《吉林市通航產業發展研究報告》正在完善中。
下一步,在政策方面,盡快將通航產業扶持政策上報市政府,履行審批程序,推動政策及時落地;在規劃方面,年內形成初稿,組織各市直部門召開總規研討會,征求意見,修改完善園區總體規劃并上報,盡快完成總規審批;在合理利用資源方面,積極申報航空產業園為省級開發區,利用省級開發區有關政策,推動示范區快速建設。同時加快推進中航建投航空產業軍民融合園規劃建設工作,實現軍民深度融合。
二、拓展航空零部件制造項目
目前,我市以吉林航空維修有限公司為核心的飛機維修產業體系布局已展開,吉林航空維修有限公司在軍機業務基礎上,已建成東北最大的運-5維修基地,以及新舟60和波音737維修機庫,吉林市江機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正在為民機配套生產制造典型絞鏈、連接類零部件。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以吉林航空維修有限公司為依托,加快民機維修體系建設。著力推進吉林航空維修有限公司通用飛機維修項目,打造東北最大的航空器維修基地。通過維修業務的發展與升級,結合中石油吉化公司擁有的一千余種化工產品、經開區的國家級碳纖維生產基地和全國唯一一套聚酰亞胺生產裝置等資源,大力發展化工航材和航空新材料,為飛機機身、機翼等航空部件提供原材料支撐。積極探索航空維修業務與高新區集聚的汽車制造產業相結合,引導企業進行產品轉型升級,進而為飛機制造進行零部件配套。同時,集各方之力,大力開展“走出去”和“請進來”活動,通過以商招商、定點招商、展會招商等方式引入一批通用飛機制造項目,逐漸構筑我市整機制造產業體系。重點推進瀚星格萊賽爾飛機、山河科技輕型飛機及吉林航空維修有限公司飛機零部件制造和發動機維修等項目。
三、成立通航公司
目前,我市主要以引入社會資本成立通航公司的模式推動航空運營服務產業發展,已落戶我市的吉林省山河通用航空服務有限公司、吉林福航航空學院均已取得了91部通航運營資質,主要開展教育訓練、航空旅游、文化體育、農林植保、城市治安、搶險救災、緊急救援等業務。吉林市天天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已開展航拍航測、救災防疫等業務,完成300余人飛手培訓,吉林福航航空學院已培訓私商照60余人。同時為滿足綜合航空服務需要,我市啟動了二臺子機場改擴建工程,目前機場總規已獲批,可研完成評審,年內可獲批復,并實現部分工程開工建設。規劃建設舒蘭、磐石、蛟河、樺甸、北大壺通用機場,均已列入省民航“十三五”規劃。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鼓勵通航業務在我市的發展,積極發展新興通用航空運營業務。組建飛行俱樂部,建設2-3個城區范圍內的直升機起降場地和2-3個水上飛機起降場地。利用吉林市及周邊優質的旅游資源和歷史文化底蘊,開展空中觀覽、體驗飛行、航空運動賽事和點對點的低空旅游業務。建設吉林省航空應急救援基地,面向全省服務,納入政府應急體系,承擔搶險救災、醫療救護等任務。同時,大力發展傳統通航農業作業業務,利用吉林省已納入國家農化服務基地的機遇,促進通航企業的農化作業業務發展,逐步提高航空農化作業面積。重點推進中航貨運航校及水上飛機項目、山河通航運營項目、吉林福航航空學院培訓項目進程。
加快完善機場基礎設施保障。全力推進二臺子機場改擴建工程及5個通用機場建設進度,拓展開發通航飛機、公務機托管業務。利用機場區位優勢,發揮機場輻射能力,為通航產業發展提供保障。同時,積極擴展機場飛行航線,逐漸向外擴散景點、農林作業服務面。
填補通航產業發展短板。推動吉航公司謀劃中的青少年教育基地項目盡快實施;打造吉航公司通用飛機維修基地,促進在開展運-5/運-5B、M18、農林5、運11等飛機修理基礎上,擴展新舟60等干線飛機大修業務;依托建成后二臺子機場,引進通航服務企業,為通用飛機提供整機銷售、零配件、售后服務、信息反饋四位一體全方位服務;積極爭取將萬豐航空小鎮模式復制到我市,并重點推進大青山航空冰雪旅游文化小鎮、豐滿航空旅游農業田園小鎮等特色小鎮建設;打造大型企業地區總部和規模企業營運總部等總部基地,重點推進京東智慧物流園項目。
四、培育引進高端人才
在培育引進高端人才上。除制定人才及團隊引進等扶持政策外,充分利用吉林化工學院航空工程學院等大中專院校教學資源為我市培育航空專業人才,并洽談對接中國民航大學,共謀我市航空產業教育發展。
下一步,在推動引進航空高層次人才扶持政策盡快出臺的同時,積極調研國內外各類航空職業教育與崗位培訓機構,篩選出適合園區企業發展的優秀培訓教育機構,為雙方提供合作交流平臺,鼓勵支持企業與各類機構合作,培訓企業研發、市場推廣、服務咨詢等方面的人才,提高企業競爭力。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三大航擬引入ARJ21 最快今年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