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兩場2018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17億人次
2018年12月31日23:56,隨著HO1262航班順利降落在浦東機場第4跑道,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連續實現了第19個安全年;此前的23:45,MU5160航班順利降落在虹橋機場東跑道,上海虹橋國際機場連續實現了第31個安全年。根據統計快報顯示,2018年上海機場集團旗下浦東和虹橋兩大機場年起降航班771957架次(浦東機場504972架次,虹橋機場266985架次),完成年旅客吞吐量11769.97萬人次(浦東機場7405.42萬人次,虹橋機場4364.55萬人次),完成年貨郵吞吐量416.94萬噸(浦東機場376.19萬噸,虹橋機場40.75萬噸),客運量同比增長5.20%,作為全國最大的航空樞紐港客流再創歷史新高,貨運量與航班量與去年基本持平。
據悉,截至2018年,共有107家中外航空公司開通了在上海的定期航班,連接全球48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個通航點,其中國際航點135個。
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前11個月,經受了冰雪、臺風、強對流天氣的嚴峻考驗后,浦東和虹橋機場的航班放行正常率持續鞏固,分別達到82.46%和88.78%。
為了扭轉2017年年初上海兩場一度航班正常率偏低的被動局面,2017年9月,以長三角地區空域精細化管理改革試點為契機,在上海市政府、民航局的領導下,在部隊的支持下,民航華東管理局、民航華東空管局、駐場聯檢單位、航空公司、上海機場集團等協同推進,研究出臺了《上海機場提升航班正常性專項工作計劃》;構建了三個層面的協同工作機制推進航班正常性工作,在上海市政府層面建立了空域精細化管理改革聯席會議機制,民航華東管理局牽頭建立了航班正常管理協同機制,上海機場集團依托上海空港社區聯建共治委牽頭建立了兩場航班正常性工作協同指揮平臺。在各方綜合施策、協同努力下,空中臨時航線、等待空域的使用效率和地面運行保障效率得到了顯著提升,兩場的放行正常率呈明顯上升態勢。2017年4季度,浦東機場平均放行正常率85.65%,虹橋機場平均放行正常率92.17%,這一改進勢頭在2018年繼續得到有效的保持。特別是在今秋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保障期間,面對專包機、要客、普通航班同步運行保障的特點,在政府主管部門、民航主管部門的指導下,在駐場單位的通力協作下,上海機場的運行品質經受住了考驗,浦東、虹橋機場放行正常率分別達到了92.11%、95.08%。
2018年4月和5月,虹橋和浦東機場相繼獲得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白金機場”認證,這是IATA所倡導的“便捷旅行”項目的最高級別認證。2018年10月15日,虹橋機場1號航站樓改造完成,投入使用;其國內出港流程在值機、行李托運、安檢、登機4個環節均全面引入了自助服務設備,再度成為國內民航機場自助化、智慧能化服務的標桿。2018年10月29日,浦東機場在我國內地機場首家推出出境航班旅客“無紙化”便捷出行服務,旅客憑電子登機牌二維碼掃碼即可完成邊檢通關、安檢驗證、登機等流程。
2018年是《上海機場集團持續提升旅客體驗專項工作計劃》正式出臺實施的第一年,以迎辦首屆進口博覽會為契機,上海兩大機場不斷完善服務。浦東機場“愛心通道”服務延伸至到達區域,為行動不便的旅客免費提供輪椅接機和優先檢疫、邊檢、通關;機場召募志愿者組建了多國語言項目組,提供小語種咨詢服務;浦東機場還打造了多功能主題衛生間和旗艦綜合母嬰室。虹橋機場“溫馨通道”服務則貫通了虹橋綜合交通樞紐航空、高鐵、地鐵3種出行方式,并在到達區增設了“行李到家”服務,在國內機場行業率先引進了手推車消毒服務。
在2018年3月,虹橋機場還再次獲得全球商旅服務權威評選機構SKYTRAX頒發的“中國最佳機場獎”;2018年9月,浦東機場也獲得國際機場協會(ACI)2017年度“全球旅客吞吐量4000萬以上級最佳機場”評選第2名,上海機場的品質再次得到了國際認可。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2018年中國50萬級以上機場吞吐量排名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