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機場提前部署過渡期新國際航站樓保障能力評估
為做好呼和浩特白塔國際機場過渡期提升改造工程運行保障業務銜接,確保新建國際航站樓如期投入使用,呼和浩特機場提前部署過渡期改造提升工程新建國際航站樓保障能力評估工作。該工程于2019年3月正式啟動項目前期準備,被列入內蒙古自治區重點建設項目。
呼和浩特機場過渡期提升改造工程新建國際航站樓占地面積約8500平方米,規劃設置E類廊橋近機位2個。受國內外地區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呼和浩特機場2020年國際航班主要為首都國際機場第一入境點分流航班。
為確保新建國際航站樓投入使用后呼和浩特機場國際分流航班順利保障,呼和浩特機場運行指揮中心先后根據新建國際航站樓施工圖紙分析對比現有首都機場國際分流航班保障流程,制定《新建國際航站樓首都機場國際分流航班保障方案》,進入新建國際航站樓實地測量評估。
根據施工圖紙規劃,新建國際航站樓共設有2個行李提取轉盤,單個行李轉盤周長31.727m,以波音公司B777-300ER機型為例,此機型以往執行CA992航班(航線:溫哥華-呼和浩特)載運托運行李數量取594件,按照國家標準的旅客托運行李尺寸100*60*40(cm)標準,合理放置旅客托運行李以60cm計算。兩個行李轉盤可放置行李件數為:兩個行李轉盤周長 / 行李箱寬度 =2× 31.727 / 0.6 =104(件),兩個行李轉盤可放置托運行李數遠小于該航班總托運行李數。
由此,呼和浩特機場根據進港行李分揀大廳、出港行李廳、行李提取大廳規劃圖計算可用于臨時擺放旅客托運行李區域面積,模擬現有國際分流航班保障流程,由呼和浩特機場航站樓管理部在新國際航站樓劃設旅客提取托運行李引導路線標識。采用“行李轉盤+托運行李臨時擺放區”相結合模式,旅客托運行李通過行李提取轉盤后暫放置于旅客托運行李臨時擺放區,最大化滿足國際分流航班旅客托運行李保障需求。
新建國際航站樓投入使用后,現有首都機場國際分流航班保障工作中的大部分環節將轉入新建國際航站樓,特別是旅客檢驗檢疫環節以及旅客托運行李保障環節,保障流程由室外變更為室內,屆時將解決冬季降溫天氣條件下旅客進港體驗,為旅客提供溫暖舒適的環境。同時,呼和浩特機場還將通過現有國際分流航班保障經驗結合實際,從旅客流行病學調查、聯檢單位入關入境、航班機上測溫等環節研究優化航班保障流程,進一步縮短首都機場國際分流航班保障用時,減少單位旅客保障(等待)時間。
據悉,除新建國際航班候機樓外,此次過渡期提升改造工程還包括國內候機樓延長部分,在現有航站樓西指廊向西延長348米,擴建面積約2萬平方米,增設7個廊橋停機位,其中5個C類停機位,2個E類停機位。同時新建一座約3000平方米的貴賓樓,配套建設停車場、道路、水暖電、消防設施等工程。過渡期提升改造工程項目投入使用后,將有效解決呼和浩特機場保障資源不足瓶頸,極大提升呼和浩特機場運行保障能力和服務水平。 ( 胡波 蒲長昊 )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
- 上一篇:師小華赴吐魯番機場改擴建施工現場調研指導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