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出“十三五”亮眼成績單 中國民航應對風險挑戰 完成一系列重大任務
1月12日,2021年全國民航工作會議、全國民航安全工作會議以視頻形式在京召開。會議總結回顧民航“十三五”及2020年工作,系統分析民航發展的新形勢新特征新任務,統籌謀劃民航“十四五”總體工作思路,部署2021年重點任務。
會上介紹,“十三五”時期,是中國民航安全紀錄最好,發展增量最大的五年。五年來,中國民航綜合效益持續提升,運行服務品質持續提升,科教創新成果不斷涌現,行業戰略地位和作用持續增強,全面從嚴治黨持續深化,應對風險挑戰、完成重大任務不斷取得成績。
中國民航全面從嚴治黨不斷深化
五年來,民航全行業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認真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好干部標準,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2016年以來局黨組干部選拔任用工作“一報告兩評議”總體評價滿意度平均為95.4%。大力弘揚和踐行當代民航精神,廣泛深入開展向“中國民航英雄機組”學習活動,深入開展“敬畏生命、敬畏規章、敬畏職責”宣傳教育。
中國民航戰略地位和作用持續增強
五年來,民航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深入推進與世界級城市群發展相適應的世界級機場群協同發展,北京首都、上海浦東、廣州白云等機場國際樞紐功能增強,2019年國際航線旅客量比“十二五”末分別提高28.5%、37.6%和69.7%。
截至2020年,我國已與128個國家或地區簽署了雙邊航空運輸協定,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100個,與64個國家保持定期客貨運通航。
中國民航科教創新成果不斷涌現
五年來,中國民航先后召開全國民航科教創新大會、民航科教創新成果展暨高端對話會,組建民航科教創新攻關聯盟,形成了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多領域開放發展的新時代民航科教創新工作格局。
“十三五”期間推薦立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7項,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校驗設備獲得2019年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2個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航材共享平臺建設取得實質性突破;客票交易系統實現國產化;管線加油車和5萬升以下加油車實現了國產替代;ADS-B空管運行進入全面實施階段;民航客機全球追蹤監控系統全面覆蓋我國國際和地區航班。
中國民航應對風險挑戰 完成一系列重大任務
五年來,中國民航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較好地處理了一系列民航領域關乎國家全局的大事要事。堅持對安全隱患零容忍,果斷停止波音737MAX8機型的商業運行,及時對香港國泰航空發出重大安全風險警示并采取有力措施。在國際民航組織第39、40屆大會上,我國高票連任一類理事國。
中國民航舉全行業之力推進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建設運營籌備工作;廣泛動員行業力量,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對口支援贛州南康區、定點扶貧新疆于田、策勒兩縣,均已實現脫貧摘帽。
五年來,中國民航圓滿完成“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閱兵保障、搶險救災、海外撤僑等一系列重大緊急航空運輸保障任務。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十四五”時期民航總體工作思路確定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