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機場:停機坪上唯一“站著”開車的人
隨著又一架飛機緩緩滑進相應機位,機坪上擺渡車、客梯車、拖頭車早已經準備就緒。唯獨還有一臺龐然大物,卻在機務人員舉起拇指的示意后才開始慢慢靠近飛機。
不仔細看的話,有人不禁疑惑:這臺車的駕駛座在哪里?司機又在哪里?在白云機場繁忙的停機坪上,就有那么一群人,春運期間不分晝夜地往返于各架飛機之間,“站著”為旅客的每一件行李、貨物保駕護航。
“我們不一樣!”是他們的內心獨白,白云機坪上唯一站著開車的司機是他們的真實寫照。他們就是白云機場的平臺車司機,黨員楊鎮川就是其中的一員。
“07,117機位QR874航班落地。”
“07收到,人員已就位。”
這些再平常不過的對話,在春運里顯得更加頻繁。2019年是白云機場地勤裝卸保障部平臺車司機楊鎮川的第13個春運。
楊鎮川介紹說,春運期間,各航空公司對裝卸平臺車的保障需求進一步增大,部分熱門航線均采用寬體機型執飛。航班高峰期每天保障10余班,出車60余次,保障貨物近200噸,保障旅客行李2000余件,平臺車裝卸機升降頻次近3000次。“只要離開值班室,一站就是5、6個小時……”楊鎮川說道。
“我們是機坪上唯一站著開車的司機,可謂站得高,才能看得遠。”楊鎮川調侃著說。升降平臺車不管是正常行駛,還是靠接飛機貨艙,為保證行駛和靠接飛機安全,司機需要開闊的視線觀察車輛動態。為保證駕駛和操作的安全系數和運行效率,駕駛位不設座椅。
這臺升高可達5.6米,重達30噸,車身長達11米,最大可載重30噸的平臺車是楊鎮川已經駕輕就熟的龐然大物。“操作這個家伙,2、3個月就能學會,但是要做到快、準、穩,這沒有捷徑,只有反復再反復的練習。”就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憑借出色的表現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楊鎮川成為白云機場地勤裝卸保障首架A380、A350飛機的平臺車司機。
“靠接的速度不能超3KM/h,平臺車前臺升降高度與貨艙地板要保持水平,平臺前端與貨艙門的距離不能小于3公分,也不能大于10公分。距離太近,容易剮蹭飛機,距離寬了,對操作人員、設備的進出貨艙造成安全隱患......”這些標準細則楊鎮川張嘴就來。
此時,楊鎮川已經把平臺車靠接完畢。只見他又通過一套完整的按鈕,有條不紊地完成轉動、移位、升降、剎停等一系列動作,將行李和貨物迅速卸至保障設備上。“每次為裝機留下更多的保障時間,確保提前關閉貨艙門,需要我們掌握熟練技能……”楊鎮川說。
講起自己的工作,楊鎮川笑著說:“大家對于地勤裝卸的印象,最多就是兩個字:辛苦!我覺得更多是苦中作樂,累中有甜……”面對寒冬酷暑的兩個極端,冬天寒風細雨似刀割,夏天50℃的高溫機坪熱辣似火,楊鎮川的確無法可逃。但5年的軍旅生涯,正是鑄就了他不怕苦、不怕累的堅韌性格。
經歷第13個春運,4745天,楊鎮川完成了從戰場“老兵”到機場“老司機”的完美轉變。他更是憑借“我是老黨員兼老兵,無論在哪里,那都是在戰斗,只是換了戰場罷了……”這句話,在13年的平凡崗位上保持著安全零差錯、服務零投訴的優秀記錄。
也許,這就是他這位有著16年黨齡的老黨員對自己的承諾和責任。(文/ 胡悅瀅、陳秋 圖/ 王炳義、張志均)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東航浙江:春運新增加班包機航線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