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26000小時飛行的平凡英雄
2019年的夏末秋初,58歲的張健獲得了他職業生涯中的最高榮譽,中國民航功勛飛行員。

圖:中國民航功勛飛行員獎章
功勛,王功曰勛。
這兩個字鄭重、沉甸,亦有毫不掩飾的敬意、榮耀。在中國民航,連續安全飛行26000小時的飛行員,由中國民航局授予“功勛飛行員”獎章。它凝聚著無數磨礪、汗水、常人所不能及。連續安全,意味著從開始飛行之日起,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個起落,都不容任何差錯,任何事故征候都會導致計時清零,重新開始;26000小時,按照中國民航飛行員每年飛行時間不得超過1000個小時的規定,意味著至少要連續26年以最高安全標準完成每一次飛行。在科技如此發達的時代,無數精密儀器尚有差錯率。憑借人的血肉之軀與鋼鐵意志,數萬次駕駛著上億元的龐大飛機轟然上天,毫無差錯把乘客送到旅途終點,不得不說,這完全是大神級別的操作。
張健就是這樣一位大神。他是祥鵬航空B737飛行員。收到自己的功勛獎章這一天,張健帶著自己的機組,正準備執行昆明至滄源的航班。
“呵,讓我看看!”
年過半百的他,眉梢眼角的溝壑皺紋里跳躍著不加掩飾的喜悅。張健拿起獎章,左右看看,爽朗笑道,“真不容易啊,激動得心跳都快了一些”。副駕駛曹駿是張健的徒弟,他忙湊過頭來:“也讓我沾沾喜氣兒。”

圖:張健(右)和他的徒弟曹駿正準備執行航班

圖:曹駿為師父張健戴上功勛獎章
“今天這班咱們可得飛出新水平!”
“是!師父!”
8月末的昆明,高原驕陽似火。張健同往常一樣,帶領機組團隊提前進場,在機坪等待即將降落又馬上陪他們飛往下一個目的地的波音737飛機。飛機落地后機組交接、繞機檢查、航前準備,每一個動作都熟記于心,又絲毫不怠。

圖:張健(中)帶領機組成員來到機坪
站在發動機前,祥鵬飛機涂裝的正紅色在陽光照射下映紅了張健的臉,和他一絲不茍的神情。如同42年前心懷雄鷹之志的少年,一絲不茍,準備起飛。

圖:張健在做航前檢查
生命的四分之三和百分之百
42年前,1977年9月1日,張健第一次飛行是在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一航空學校學飛時。畢業后,張健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為一名海軍航空兵。

圖:張健在海軍服役時
作為一名優秀的飛行員,張健駕駛過轟-5、轟-6轟炸機,在服役期間轟轟烈烈地“熱血”了一把。“在部隊,飛行就是為了打仗,苦練殺敵本領,上天就得把敵人消滅掉”,張健說道。他手機里存著剛剛加入海軍時拍的照片,少年英氣逼人,眼里都是保家衛國的熱血光芒。
“驕子應征保國防,
秋去秋來展翅翔,
園丁甘心黨哺育,
來日疆場獻力量。”
這首張健父親在40年前為兒子題的小詩,就寫在照片背面。“那時候我剛到部隊不久,開始學飛,照片照完就寄回家里去了。以前我從沒看到過照片背面,直到昨天整理時才發現。”張健的父親雖已去世,但一片為國為民的情懷始終影響著他,“我父親很疼我,這是老共產黨員對孩子的期望和囑托”。

圖:張健的老照片和照片背面父親的詩
一顆父子相承的赤子心,讓張健的生命從未遠離飛行。上世紀90年代初期,張健加入了剛剛創立的海南航空,是海航創立初期最早的32名飛行員之一。在海南航空飛行期間,張健成長為民航飛行員最高等級的C類飛行教員。2008年,張健調到祥鵬航空,成為祥鵬航空的元老級飛行教員之一,在云南一飛又是11年。

圖:張健在海南航空飛行時
此次張健獲評中國民航功勛飛行員,讓他成為了祥鵬航空的首位功勛飛行員。談及此,張健毫不掩飾興奮:“這是我終生追求的目標,也是職業生涯的最高褒獎。心情?就像登頂珠穆朗瑪峰一樣的喜悅吧”,他感嘆道:“兩萬多個小時,是一分一秒,一個小時一個小時,一個起落一個起落飛出來的呀。平日里沒想著獎章不獎章的,就是踏踏實實飛好每一班。現在,也算是自己給自己一個交代吧,一輩子了就干了這一件事,同一批加入民航的老同志也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這個目標,我很幸運。”

圖:張健成為祥鵬航空首位功勛飛行員
他說幸運,其實是舉重若輕。功勛二字豈是幸運就能達成,其中有多少不能與外人道的辛苦與付出,是寒來暑往,春去秋來,在風中起飛,在雪中降落,在烈日下飛行,在暴雨中穿梭的,不曾懈怠的每一分每一秒。從15歲時第一次踏進飛機的駕駛艙,42年過去,26500多個小時過去,300多萬旅客乘著他的航班安全抵達故鄉或遠方。
飛行在張健生命里占據了人生的四分之三或者說,是百分之百。
安全,安全,安全
和張健聊飛行,三句話不離“安全”:“民航最重要的就是保安全,死守安全紅線,把乘客安全正點地送到家。飛那么多年,讓我每一天都更敬重生命,敬重安全。”
云貴高原復雜的地形和氣候條件,讓張健腦子里始終繃著的安全的弦,一緊再緊。高原機場常年顛簸強烈亂流頻發,飛行員操縱飛機難度增加;航路周邊山峰林立,機動空域和機動高度受限,加上人的反應在高原缺氧狀態下會發生遲緩,這些都需要飛行員在航前做全面考慮,充分準備,嚴格按照預案執行。

圖:張健在做細致的航前準備
“在云南飛太復雜了,常在山溝里轉。特別冬天的大風,不夸張地說,就像在刀尖上走路一樣。”因此,張健也對一直并肩奮斗的隊友們給予了高度評價,“咱們祥鵬的飛行員隊伍在民航界里是敢打硬仗,能打硬仗的飛行員隊伍。在特殊復雜運行條件下,祥鵬從成立到現在13年能保證安全,這與咱們飛行隊伍牢固的安全理念和扎實的基本功是分不開的,那都是真刀真槍飛出來的。”
對張健和祥鵬航空的飛行員來說,安全至高無上。對此,張健的徒弟——祥鵬航空副駕駛飛行員曹駿深有感觸:“師父的飛行記錄我學習過,每一次有問題,師父都是在地面及時發現的。把隱患消除在地面,這樣是最好的。因為一旦飛機上天了,就算處置得再好,風險系數也呈幾何倍數增長。”
所以,你看,平凡的英雄,未必曾救你于水火。
而是他載你飛行如同刀尖行走,卻從未置你于水火。
見證歷史,期待未來
出生于1961年的張健,陪伴中國民航走過了近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42年民航生涯,他是歷史見證者,亦是親歷者。“我們這一代人見證了中國民航大發展的改革、變遷。改革開放前,中國民航規模小、航線少、機型落后。90年代起,中國民航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在大大小小的城市里,機場一座接一座落成,候機樓一棟接一棟建起,還有我們的飛機、航線、我們的飛行員,發展都太快了。現在運行條件越來越好,安全保障也越來越好。你看,以前航路圖都是自己計算自己畫,現在資料都在小小一塊屏幕里了”,張健揚了揚手中的PAD,笑道,“真是從前想象不到的發展速度,我見證了歷史。”

圖:張健與機組進行航前協同
見證歷史的數十年,張健對飛行始終熱愛不減。在不飛的時候,他也從未放棄過對身體狀態的管理。“休息的時候就游泳、跑步、鍛煉身體。飛行就像一場終生的馬拉松賽,必須有健壯的體魄,非常的耐力和穩定的精神狀態”,他說:“人生命本來就有限,飛行生命就更短,我很珍惜。”
張健對飛行的熱愛也有了新的延續。他給兒子取名航天,如今也成為了祥鵬航空的一名飛行簽派員:“我從小聽著飛機的轟鳴聲長大,這也是一種傳承吧,把父親和民航的緣分延續下來。”對于父親獲得功勛飛行員獎章,張航天與有榮焉:“兩萬六千多小時的安全飛行非常了不起。希望這也能鞭策更多年輕的飛行員,把中國民航安全飛行記錄保持得更長、更久、更穩定。”
對此,張健倒是頗有信心。作為飛行教員,他帶過的徒弟太多了。“現在年輕人悟性特好,他們的眼界更寬、知識儲備更廣、理解力更強。一代更比一代強,孩子們未來可期。”

圖:張健和徒弟曹駿,是常常一起飛的老搭檔
而自己的未來計劃,張健坦然道:“要喝頓酒慶祝一下這枚功勛獎章,然后翻篇兒,繼續踏踏實實一個起落一個起落去飛,我有信心飛到最后,60歲退休!等老了以后,再把我的光輝事跡編成故事,講給小孫子聽”,他笑得暢快。
拿到功勛獎章后的第一個航班,張健帶領機組從昆明飛向滄源,同之前的26000多個小時一樣,接下來的1個小時,他將成為這架飛機的指揮官,安全帶領100多名乘客去往他們的目的地。之后,他會同往常飛行一樣,打包沒吃完的機組餐,回家照顧兩只自己撿來的流浪貓。
“平凡怎敢稱功,為公司和乘客服務好是我的至上追求”,對他來說,這是無數個平凡日子中的一個。
只是,這平凡的日子,也是他竭力保障起落安妥的一日。而每一個起落的安妥,也是數百個家庭又一日的幸福圓滿。
在這背后,是和張健一樣的每一位祥鵬航空飛行員的終生追求。2019年8月,祥鵬航空23名飛行員獲中國民航安全飛行獎章,包括“功勛飛行員”獎章1人,“安全飛行金質獎章”5人,“安全飛行銀質獎章”5人,“安全飛行銅質獎章”12人。
向功勛飛行員致敬,
向每一位為了民航安全竭力奉獻、終生不怠的民航人致敬,
向平凡英雄,致敬。

圖:張健和他的四枚中國民航安全飛行獎章,包括功勛飛行員、安全飛行金質獎章、安全飛行銀質獎章、安全飛行銅質獎章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國航:順利完成大興國際機場首航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