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倫貝爾機場:草原之行從這里開始
7月的草原碧草如茵,野花遍地,可“手摸白云天,腳踏花草地”。
自然景色宜人,那綠色的原野、奔馳的駿馬、雪白的蒙古包、嬉戲的牛羊,為草原增添了獨特的風韻。
這里被人類學家譽為世界上最美的草原,這里曾是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和游牧民族的發祥地之一,這里一年有5個月青山綠水,7個月白雪皚皚,這就是擁有古老傳承和旖旎風光的呼倫貝爾大草原。
這里還有呼倫貝爾機場。
呼倫貝爾機場始建于1932年,1955年正式成立中國民航海拉爾站,2010年更名為呼倫貝爾海拉爾機場,是國家一類航空口岸。
2016年旅客吞吐量188萬人次,成為內蒙古自治區、東北、華北地區旅客吞吐量第一大支線機場。
1
構建滿足地區發展及群眾出行需求的航線網絡
呼倫貝爾機場憑借區域發展優勢,積極構建“4-7-6-5”航線網絡布局,即以北京、上海、呼和浩特、哈爾濱4大樞紐,天津、沈陽、西安等7個區域樞紐,大連、南京、杭州等6個旅游客源地,俄羅斯、蒙古等5個國際和地區航線為基點,將航線拓展到國內外眾多城市和地區。2016年,開通國內國際航線59條,通航城市45座,為地區對外開放、促進多邊交流與合作做出了貢獻。
烈日當頭,機務員保障航班一絲不茍。
匈奴航空開通海拉爾—喬巴山—烏蘭巴托往返航線,對推動呼倫貝爾航空口岸開放,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2
先試先行,國內通用航空試點創新發展
呼倫貝爾機場致力于推動通用航空快速發展。2012年,根河機場成為全國首個通用航空拓寬服務領域試點,并不斷突破創新實現冬季運營。在此基礎上,呼倫貝爾機場將通用航空發展拓展至呼倫貝爾全境,打造呼倫貝爾1小時飛行圈,推出了“心誠,路不再遙遠”、海拉爾-加格達奇“隨心飛”、海拉爾-根河“暖心飛”、海拉爾-滿洲里“同心飛”自治區內首款短途月票系列產品,真正實現通用機場拓展短途旅客運輸服務功能,凸顯通用機場“空中巴士”的作用。“支支連”、“支通連”、“通通連”的航線網絡,最大限度滿足了旅客需求。
時刻踐行“真情服務”,機場員工記在心里、體現在行動上。
呼倫貝爾機場公司被授予“最佳支線旅游機場”。
2012年7月27日,根河通用航空試點正式通航,標志全國首個通用航空拓展服務領域試點項目成功實施。
3
“騰海一家親”開創全新跨區域人力資源合作模式
作為典型的季節性旅游支線機場,呼倫貝爾機場旺季(7至8月份)運輸生產量約占全年運輸生產總量的一半,正常的人員配備難以滿足旺季工作保障需求。機場大膽創新,與云南騰沖機場簽署了人力資源交流合作協議,利用航班保障旺季時間的錯位,互相幫助,打造了“騰海一家親”跨區域人力資源合作新模式,有效緩解了人力資源不足的難題。
4
繼往開來,持續推進機場建設發展再上新臺階
鮮明的運輸生產淡旺季,也帶來了保障設施不足的難題。2012年8月,三個極具民族特色的連體蒙古包作為輔助候機樓投入旺季保障。旺季啟用,淡季停用的運營方式,尚屬全國首例。目前輔助候機樓已經拆除,一座嶄新的候機樓正在緊張而忙碌的建設中。新建候機樓總建筑面積近2.2萬平方米,計劃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300萬人次,將有效改善機場的硬件保障設施,進一步滿足旅客出行需求,有效推動機場航空運輸和地區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2016年,呼倫貝爾機場新建候機樓連廊正式驗收試運行。目前,改擴建項目仍在緊張的施工中。
這里的春季,漫山遍野的杜鵑花競相開放。
這里的夏季,綠草茵茵,策馬奔騰。
這里的秋季,顏色層次分明,是攝影愛好者競相向往的天堂。
這里的冬季,廣袤大地一片銀裝素裹,分外妖嬈。
7月,呼倫貝爾機場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暑運。想來草原的朋友們,請收下這些“干貨”。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首都機場:航顯上線雷暴雨天氣實時航路云圖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