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機場:各方力匯聚 穩步邁進“千萬級”
各方力匯聚 內蒙古呼和浩特機場穩步邁進“千萬級”
12月19日,呼和浩特機場迎來了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機場的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千萬人次!躍升成為全國第32座千萬級空港。
當日上午,呼和浩特機場聯合天津航空內蒙古分公司向第1000萬名旅客贈送了天津航空國內任意航段往返免費機票一張以及紀念品。
內蒙古自治區發改委、國資委,呼和浩特市政府、民航內蒙古安全監督管理局、內蒙古機場集團等領導共同推動拉桿,見證呼和浩特機場運輸生產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齊心協力推進呼和浩特機場邁向新的征程。現場觀眾、員工鼓掌、歡呼,為呼和浩特機場的華麗升級喝彩!
作為內蒙古自治區經貿往來和對外開放的重要航空樞紐,呼和浩特機場自1958年建成通航以來,運輸生產持續發展。1968年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1萬人次,1989年旅客吞吐量達到10萬人次,2005年突破100萬人次,2012年突破500萬人次,2016年突破800萬人次大關,年平均增長速度保持14.3%。
隨著近幾年的持續快速發展,呼和浩特機場已經成為內蒙古自治區對內、對外的主要空中通道,擔當起了區域航空樞紐的重任。截止到2017年12月,呼和浩特機場與區內12個支線機場通航,通達國內外80個城市,通航點達到82個;共開通航線171條,其中國際及地區航線10條;參與呼和浩特航空市場運營的航空公司42家,機場的基地航空公司有3家。
在中轉服務方面,呼和浩特機場現已推出了“九免、五優、雙享”16項“無憂”服務舉措。機場還與攜程網開展戰略合作,共同打造便捷的機場服務。截止到2017年底,機場的中轉旅客量已經占到機場旅客總量的7.5%。2017年7月,中轉通程值機服務開通運行,在內蒙古自治區各支線機場出發的旅客,如需在呼和浩特機場中轉下一航班,只要在出發地機場,就可以辦理全部登機手續,出行便捷性和中轉服務體驗進一步提升。
據呼和浩特機場副總經理宋易昔介紹,機場近些年的快速發展得到了各方尤其是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除了連續多年持續的航線補貼政策和資金支持外,8月份,呼和浩特市政府2017年第9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呼和浩特機場年旅客吞吐量“沖千萬”的議題。會議決定市各有關部門將加強配合,在資金保障、市區周邊空域優化、陸空聯運、媒體宣傳等方面形成合力,努力實現呼和浩特機場年旅客吞吐量一千萬人次的發展目標。
據了解,從“十二五”初期開始,內蒙古機場集團就開始著力將呼和浩特機場打造為區域樞紐機場。2010年,通過管理變革,內蒙古機場集團實現了呼和浩特機場單獨分設運行,成立了呼和浩特機場公司,進一步明確了機場的管理主體,也更有利于機場公司協調各方,爭取發展支持。呼和浩特機場成立當年,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就同比增長了26.4%。
2016年年初,內蒙古機場集團又根據全區航空市場開發的變化,提出以“干支聯動”的方式,進一步密切干支機場的聯系,通過呼和浩特機場與集團所屬各支機場共享客源、共享網絡的方式,破解呼和浩特機場航班頻次少、時刻較差和支線機場客源少等難題,推動呼和浩特機場和內蒙古機場集團所屬支線機場的共同發展,最終實現航空通達性的整體提升。“干支聯動”也成為了內蒙古機場集團“十三五”期間的發展戰略之一。
2017年9月,內蒙古機場集團專題召開呼和浩特機場沖千萬研討會,組織集團下屬的地服分公司、機務分公司和各支線機場,共同探討如何支持呼和浩特機場“沖千萬”,如何借力做好自身發展。
在2017年沖千萬的過程中,呼和浩特機場全體員工起到了非常大的積極作用。各崗位員工不僅克服了工作時間長、保障任務重等不利條件,不僅先后安全順利完成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內蒙古自治區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等大型保障任務,還實現了2017年機場旅客吞吐量較去年增長200萬的生產任務,將呼和浩特機場成功升級為“千萬級”機場。
一千萬是呼和浩特機場新征程、新夢想的嶄新起點,機場將嚴格堅守民航“三個底線”要求,更加主動的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不忘初心,砥礪奮進,在祖國北疆的藍天上描繪出更為亮麗的夢想畫卷!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庫爾勒(且末、若羌)機場圓滿完成若羌機場校飛任務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