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關注:東北通航“飛起來”不再是難事兒
8月18日,以“暢游空中玩都,助力美麗鄉村”為主題的2019年沈陽法庫國際飛行大會完美閉幕。與前幾屆一樣,今年的飛行大會依舊吸引了10多萬飛行愛好者參與。如今,“去法庫,玩飛行”已經成為東北乃至全國飛行愛好者的共識。而在遼寧朝陽和黑龍江肇東,通航訓練飛行和作業飛行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東北是我國開展通航活動比較早的地區,自1952年起,民航就派出作業飛機在大小興安嶺、長白山等地開展航空護林等業務。如今在東北經濟轉型和全面振興老工業基地的過程中,民航業特別是通航產業也正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玩飛行”聽起來很美麗,但在幾年前想真正“飛起來”卻沒那么簡單。“以前別說‘玩飛行’,就是日常作業都很難飛起來。但在東北地區開展通用航空管理改革試點后,通航發展如同被注入了強心劑,‘飛起來’不再是什么難事了。”受益于改革試點、僅用16天就拿到公司經營許可證和運行許可證的遼寧奧斯特通航有限公司負責人說。
法庫通航大會特技飛行表演
正是看到了東北通航發展環境的進一步優化,越來越多的通航企業“相中”了東北這塊“寶地”。目前,法庫通用航空產業園已入駐通航企業50余家,涉及通用飛機研發制造、運營培訓、飛行體驗、警務巡防和無人機檢測實訓等多個領域。
沈陽通用航空產業基地管委會主任劉國印見證了法庫通航的從無到有。他告訴記者,通航給法庫帶來了新的活力。近年來,法庫通航基地圍繞“通航+”“泛通航”等通航發展理念,將“小飛機、大產業”做實做強。經過多年發展,沈陽法庫國際飛行大會和通航產業基地既成為遼寧省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的標志,也成為沈陽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中航大朝陽飛院開展教學飛行訓練
距離法庫不到300公里,一座幾年前幾乎廢棄的機場和一座發展徘徊不前的城市也因通航看到了“希望”。遼寧省朝陽市和民航有著不解之緣。朝陽機場是東北地區建設使用比較早的機場之一,始建于1933年。20世紀70年代起,民航第二十二飛行大隊就在這里開展訓練飛行,很多老一輩民航飛行員都是從這里走出來的。所以,朝陽人民對于民航和飛行并不陌生。但在2001年,朝陽機場由于種種原因停航。習慣了幾十年每天聽著飛機轟鳴聲的朝陽人,一下子還有些不適應。
21世紀初,中國民航持續快速發展,導致飛行、機務等特色人才短缺。朝陽飛行學院院長慶鋒說,為我國民航發展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撐,民航大學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成立建設朝陽飛行學院,就是學校在特定歷史時期拓展民航急需特色人才培養渠道的一項有力舉措。
2009年,朝陽上空的飛機轟鳴聲再次響起。中國民航大學飛行學院朝陽分院的到來,讓朝陽機場重獲了新生。經過10年的發展,目前學院每年培養飛行學員超過200名,年培訓教學飛行量近4萬小時。
朝陽飛行學院的建立不僅完善了中國民航大學的專業建設,通航飛行業務的持續開展也帶動了朝陽市當地相關產業的發展。朝陽市發改委副主任華正策告訴記者,在通航產業的帶動下,不僅朝陽機場成功復航,開通了朝陽—北京、朝陽—大連—上海等航線,給朝陽市帶來了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更重要的是,依托朝陽飛行學院和通航產業,朝陽市真正牽住了發展的‘龍頭’,找準了發力點。朝陽市將在全域發展通航產業,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目前,我們正委托民航大學編制《朝陽市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規劃》,未來朝陽市將創建國家通用航空綜合示范區,打造成為中國重要的通航基地和東北亞通航制造核心聚集區”。就在今年7月,年產200架小熊飛機的制造項目已經成功落戶朝陽市雙塔區。
北大荒通航農林航化作業
如果說遼寧法庫和朝陽的通航“飛起來”,為地方經濟發展插上了翅膀,那么在黑龍江,如何讓通航“飛得好”則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每年6月~8月,在廣袤的黑龍江大地上,農業航化作業都會成為現代化大農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黑龍江省目前有通用航空器近200架,世界最大的通用航空公司中國飛龍和最大的農化作業公司北大荒通航都在黑龍江。據了解,除了航空護林、農化作業等傳統作業項目外,近年來,旅游觀光、訓練飛行、無人機等項目的飛行量也在快速增長。在旺季,黑龍江地區每天都有近百個批次、數百架次的通航飛行作業。
每天,北大荒通航的工作人員都會在15時前對次日的飛行計劃進行申報。“在沒有服務站時,我們每個批次的飛行都必須分別向軍民航管理部門進行申報。現在我們只要向服務站提出申請,由他們統一與軍民航管理部門進行協調”。工作人員所說的服務站,就是去年6月設立的黑龍江通航飛行服務站。
以往的飛行方式涉及部門多、流程煩瑣。服務站的設立,極大地簡化了通航用戶的飛行任務和飛行計劃審批程序,減少了審批時間,提高了低空空域使用率。服務站站長萬連順介紹:“流程簡化后,通航企業可以將更多精力放在飛行作業和確保安全方面。同時,在飛行服務平臺上,通航企業可以隨時查詢飛行航路、氣象等信息。”
受益于便捷的“一站式”通航服務,通航企業在黑龍江運營越來越舒心,開展作業的熱情也越來越高,就連浙江、廣東的通航企業也愿意來黑龍江開展業務。“這么大的市場,這么好的飛行環境,我們當然不能錯過。”浙江某通航企業負責人說。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airportsnew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