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蔚紅:我和空乘制服的美麗約會
我叫鄧蔚紅,是南航股份客艙部乘務四部的黨總支書記,今年是我飛行的第31年頭,每一次我在客艙工作的時候都會神采奕奕、滿懷激情。
因為穿上制服那一刻,我覺得我還是那個剛剛參加工作,對未來、對天空、對飛行充滿憧憬與力量的夢想少女。是的,我愛飛行,愛我們飛行的制服,每一套制服我都會仔細珍藏,不覺已經(jīng)收藏了八套空乘制服,這是我飛行的印跡,是我與天空結(jié)緣的最好證明。
那么,當我與每一套制服“約會”時,究竟發(fā)生過怎樣的故事呢?它們像我最摯愛的戰(zhàn)友,見到它們,就仿佛耳邊想起最經(jīng)典的老歌,塵封的記憶隨之打開。
●●●●●
一見鐘情
我的父母都是民航人,從小我便覺得藍天在向我召喚。1987年高中畢業(yè)后,我參加了那一年的空乘考試,隨之成為一名正式的客艙乘務員。12月26日,我還清楚的記得那個日子,人生第一套空乘制服發(fā)到了我的手上,我喜滋滋的拿回家,穿著它對著鏡子照了足足兩個小時。
那是一套墨綠色的制服。那個時候全國各地服裝的顏色大都還以藍色和綠色為主,墨綠色或者就是從那個時候的軍裝色脫胎而來的吧!安全飛行、保障有力的寓意不言自明。“保證安全第一,改善服務工作,爭取飛行正常。”周恩來總理提出的十八字方針一直是民航人鐵的原則。當然,我特別喜歡上衣的那一個紅色的蝴蝶結(jié)和絲巾,特別靈動,特別朝氣蓬勃。廣州是改革開放的前沿,這一抹紅或許就是時代的號角吧!
準備上飛機工作的前一晚,興奮得完全沒有睡著,浮想聯(lián)翩,神游萬里長空。
一上飛機,一切都是新鮮的,客艙里仿佛到處都是昂揚與活力。穿上空乘制服,我覺得代表的是民航人,代表的是肩上的職責。正當我在努力的按照規(guī)定程序進行客艙服務時,突然發(fā)現(xiàn)有一位七十多歲的老人家面色蒼白,一聲不發(fā)。我趕緊過去了解情況,原來這位老人家是第一次坐飛機,又沒有家人陪伴,內(nèi)心十分恐慌,手心發(fā)涼。我趕緊給她拿來熱水,握著她的手,陪她說說心里話,跟她解釋飛機是如何在天空中飛行的。說著說著她面色緩和了很多,飛機飛行中遇到一次雷暴天氣,她也沒有再害怕。
飛機抵達目的地后,我一直送她到旅客出口處和親人團聚,她拉著我一個勁的說,“你真是個好閨女。”那一刻,我覺得自己身上的制服更好看了。
木棉深情
1994年3月份,那一年我結(jié)婚了,丈夫也在民航工作;1995年我被南航聘為主任乘務長,感覺身上的擔子更重了。90年代正是全國改革開放火熱的年代,我在飛機上見到的南來北往出公差、做生意的人越來越多,大家交談最多的也都是“下海”、“股票”、“項目”......也就是在那個時候,我們換上了第六套空乘制服。
這一套乘務制服為鮮艷的大紅色,雙排扣,采用的是廣州市花——木棉花——的顏色。寓意熱情與奉獻,也象征著南方女性的活力與干練。我生活中就最愛紅色,所以每次穿上這套制服都覺得無比精神,就像打了雞血,渾身都是干勁。
有一次我們執(zhí)飛的是一架小型飛機--波音737,從廣州飛往南京。就在飛機快要起飛關(guān)艙門的時候,兩個人抬上來一個擔架,病人當時臉色鐵青,需要去南京做緊急手術(shù)。由于病人一直處于吸氧狀態(tài),因此必須要保證他充分的休息,我們盡快將擔架固定在了客艙內(nèi)的扣鉤上,并安排了專人手扶病人的氧氣瓶。
飛機按時起飛,由于飛機上升階段坡度較大,并同時遇到一陣氣流,擔架晃動的比較劇烈,我情急之下,緊緊抓住擔架扶手,以確保擔架的平衡,一直扶到飛機開始平飛。因為全神貫注,手指充血到醬紅色也絲毫沒有察覺。擔架上的病人沖我微微的點頭示意,病人家屬也一直感謝不已。那一刻,我覺得身為一名空乘挺開心、挺自豪的,我們不就是一朵朵熱情如火的木棉花嗎?
赤子之心
新世紀的2000年,那一年我成為主任乘務長,并成為一名副分隊長,而我的孩子也已經(jīng)6歲了。2006年,我們的空乘制服也再一次改版,換成主色為青藍色和芙蓉紅色的制服,由法國設計師設計,寓意“碧水紅棉 彩云藍天”,這是我的第八套空乘制服。這時我們南航開始走向國際,一躍成為亞洲第一大航空公司,而越來越多的乘客也開始選擇搭乘飛機旅游,飛向心中的遠方。
穿上新的空乘制服,我覺得自己不再是那個年少懵懂的夢想少女,也不再是那個有些急躁沖動的熱切姑娘,我知道這個時候我代表的是職責和使命。
2014年9月西非四國幾內(nèi)亞、利比里亞、尼日利亞和塞拉利昂爆發(fā)埃博拉病毒疫情,這是一種能導致埃博拉出血熱的烈性傳染病病毒,一旦傳染,有很高的死亡率,在50%至90%之間。11月,我國維和部隊在利比里亞完成維和任務,南航執(zhí)行這一次的維和包機航班,從利比里亞的蒙羅維亞迎接我們的維和部隊回家。此時,利比里亞的埃博拉病毒疫情仍在繼續(xù),我恰好執(zhí)飛這個航班,碧情丹心、疾風勁草,正是我輩不容退卻的擔當。
11月29日航班如期執(zhí)行,我們從巴黎飛至蒙羅維亞。由于埃博拉疫區(qū)的原因,蒙羅維亞的地面工作人員拒絕上飛機做清潔工作。我們來!穿上乘務制服,在國外代表的就是我們的國家形象。為了能夠給回程航班的官兵們營造一個干凈、整潔、舒適的客艙環(huán)境,我們認認真真地清潔廚房、洗手間、每一個座椅,有一些細小的垃圾由于沒有合適的清潔工具我們就用手一點點的撿拾。
▲鄧蔚紅抵達蒙羅維亞后在飛機上打掃衛(wèi)生
飛機很快就要起飛了。為了表示對我們軍人的尊重和敬仰,我們重新整理我們的制服,做到一塵不染、整潔靚麗,在迎接我們的維和部隊官兵們的時候我們摘下了防護面具,用最美好親切的致敬禮致敬他們每一個人。他們見到我們真誠的問候特別激動,像見到親人一樣,一遍一遍的和我們說,“見到你們真好,要回家了!”
在回程的廣播中,我適當調(diào)整了廣播詞,激動的通過客艙廣播說:“我最愛的祖國的子弟兵們,歡迎你們回家!”此刻,客艙里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很多士兵都禁不住潸然淚下。
那一刻,看著我的“戰(zhàn)友”——身上的制服,更加懂得、體會到了一名空中乘務員的價值與意義。
眨眼,我已經(jīng)在空中乘務員的工作崗位上31個年頭了。31年,我們的國家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運送了無數(shù)次的旅客,制服前后換過八套,每一套我都極為珍惜,珍視她們?yōu)槲易詈玫幕锇椋齻兣惆槲乙娮C了那一段段難忘的人生歷程,一次次的越飛越遠,一個個的不同國家、城市,一雙雙對我們國家越來越尊敬的眼神。
我想對珍藏的這八套空乘制服說,今生,與你相逢,是我最美麗的風景。(來源:南方航空報 )
責編:admin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的稿件,其版權(quán)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zhuǎn)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wǎng)”。其他均轉(zhuǎn)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zhuǎn)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轉(zhuǎn)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nèi)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巴彥淖爾機場:成功保障燒傷旅客快速轉(zhuǎn)運治療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