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航空“半邊天”:誰說女子不如男
她們常年駐扎民航一線,堅持夢想、攻堅克難;她們堅守平凡崗位,嚴謹專注、追求極致、颯爽英姿、能文能武;她們是昆明航的“鐵娘子”,肩抗民航安全重任“半邊天”……
她們服務于昆明航的生產運營一線,從翱翔于天空的女安全員到保障飛機安全的女工程師,再到車技爐火純青的女司機……昆明航一線從不缺乏女性的身影,她們帶著沖上云霄的執著,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最美麗的“工匠精神”。
女安全員:鏗鏘玫瑰 別樣風采
或許一提起空中安全員,人們自然就想到高大威猛、陽剛颯爽的帥哥。但有一朵嬌艷的紅花,也是安全員中的一員。她就是昆航唯一一名女安全員——蔣月。
雖然懷揣著對藍天的向往,但她并沒有像其她女性一樣選擇當一名乘務員,而是選擇了汗水與危情并存的航空安全員。也許,她身著安全員制服的颯爽英姿,旁人看到的是她的美麗和剛強,卻很難想象她靚麗光環背后有多少鮮為人知的淚水和艱辛。
蔣月2014年參加了四川武警指揮學院為期70天的安全員初始培訓。在航空安全員初訓這段時間里,每天早上天蒙蒙亮就要起床和男生們一起參加訓練。教官經常問她:“還能堅持嗎?不行的話就休息一下。”但她還是抱著“不服輸、不認輸”的信念持續堅持著。兩個多月的訓練中,吃苦耐勞,積極進取,最終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成為了公司唯一的女安全員。
當她穿上安全員執勤制服進入客艙執行航班任務的時候,承擔的同樣是整個飛機所有旅客與機組的安全。
女工程師:女生也能干機務
2011年畢業于中國民航飛行學院的陳慶靈,進入昆航,從事B737飛機的航線維修工作。
飛機維修行業,由于體力要求的限制和工作時間的日夜顛倒,女性從業者并不算多。作為最早一批進入航線中隊的女機務,當時大家都開玩笑說,這可是得享受“國寶級”的待遇。但她并沒有搞特殊化,而是與所有同事一起熬通宵、迎朝露,在機坪上伴隨飛機的每一次安全出行,度過每一個風吹日曬。也正是因為寶貴的幾年維修經歷,才使得她的基礎知識扎實過硬。
新的崗位,新的挑戰。經過三年一線機務生活的磨礪,她于2014年進入維修工程部質量系統,擔任適航管理工程師,先后從事過手冊管理、適航聯絡、人員授權等工作,并于2015年取得了民用航空器維修人員執照。
在工作中她不滿足于現狀,積極接觸新業務,拓展綜合能力,面對一次次挑戰和壓力,克服前行,在收獲一次次的成就感后,年輕心臟的夢在就在不知不知覺中發了芽。從對這個行業的懵懂到在工作中找到歸屬感,作為行業內為數不多的女性,她用自己的堅持與韌性,找到了自己的價值。
將近六年的機務人生活,從一名普通的見習機械員到能獨當一面的工程師,昆航見證了她精彩的成長。
“女司機”姐妹花:駕駛技術無關乎性別
昆航車輛管理室現有員工58人,其中“女司機”4名并且她們都是駕齡10年以上、而且都是熟練業務技能的“老司機”,不僅駕駛技術絲毫不輸給“爺們”,而且自進入昆航以來累積安全行駛近10萬公里,撐起了車輛管理室的“半邊天”。
張娟和曹靜就是這樣一對不讓須眉的“車隊姐妹花”。從前每天“起早貪黑、三餐不能守時、工作內容重復單一”的工作經歷磨練了她們耐心細致、無怨無悔,默默奉獻、始終如一的職業品質。
對比之下,現在的工作讓她們倍感欣慰并心存感恩。張娟自2012年加入昆航工作以來,一直留著干練短發的她天性樂觀,生活中喜歡舞蹈和音樂。她現在是一個1歲半可愛男娃的媽媽。
長期久坐和進餐不定時讓她落下了頸椎和慢性胃炎等疾病,“這些問題其實都不算什么,每次下班回家看到我的寶寶,一切煩惱和病痛就全都煙消云散了”,張娟一邊說著臉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
張娟擅長溝通,服務意識好,待人真誠,與人為善。
近來天氣原因導致航班延誤頻發,曹靜和其他男司機一樣堅守在保障一線,有時候需要加班加點也毫無怨言。作息時間讓她缺席了一些本應該陪伴家人的周末時光,略感遺憾。
在被問到“為啥選擇將駕駛作為自己的職業?”時,兩人異口同聲地說是因為“喜歡”,后來又改口說“也不是喜歡”而是“習慣”。或許,這就是所謂“當喜歡變成一種習慣,然后就變成了如影隨形”。接受采訪時,她倆始終面帶微笑,她們說,“開車的時候,根本沒時間考慮自己的性別。拉著一車機組人員,肯定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時還要兼顧效率。其實駕駛員年齡大小和性別都不是關鍵,最重要是技術和責任心”。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又一架新飛機加盟 廈航機隊規模增至172架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