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界兩會代表委員建議把4月17日定為“中國航空日”
記者從中國航空工業全國兩會代表委員見面會上獲悉,航空界代表建議參照國家設立“中國航天日”的成功經驗,設立“中國航空日”,在全民營造濃厚的航空意識和航空氛圍,從而更好地發展中國航空事業,弘揚航空報國精神,激發全民族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學、探索未知、敢于創新的熱情,落實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國家戰略,加快建設航空工業強國。建議日期為每年的4月17日。
我們知道,1951年4月17日,政務院下發《關于航空工業建立的決定》,隨后重工業部航空工業局成立,新中國航空工業正式起航。中國航空日”的建議日期正式基于此。
航空工業代表了“一個國家競爭力的制高點”,成為大國博弈的舞臺。以通用航空舉例,中國與美國在人才儲備、通用飛機架次、通用機場(起降點)等方面存在巨大差距:美國擁有23萬架通用飛機、19000多個通用機場,擁有1000多所航校培養人才,中國只有1400多架通用飛機和少得可憐的起降點。截止2012年底,我國持固定翼飛機駕駛執照共29923人,其中僅1606人持有私照,而同期美國私照持有人數為205077人。著眼于國家安全考慮,必須加強通用航空飛行員等人才隊伍培養,為未來打贏高科技戰爭做好人才儲備。
經過六十余年的努力與實踐,中國航空工業在支撐武器裝備升級換代的同時,對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包括中國航空工業在內的國防科技工業是天然的軍民融合載體,是軍民融合最重要的領域。設立“中國航空日”,推動航空開放,有助于“引進來”與“走出去”,一方面將全社會優質資源引進來,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參與航空工業建設,一方面使中國航空工業“走出去”,獲得更多國際市場份額,同時服務國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國家外交戰略。
設立“中國航空日”,使航空人及所有科技工作者能夠擁有自己的紀念日,可有效激勵航空人以及全國的科技工作者,以中國航空創業史為教材,以航空英雄為榜樣,在航空精神的鼓舞激勵下,獻身航空、獻身科學,不斷攀登新的科學高峰,再創新的輝煌。同時也引導全國人民銘記航空人為中國科技發展和綜合國力增強所做出的犧牲和奉獻,關心和支持祖國航空事業的未來發展。
設立“中國航空日”, 這一天不僅是航空人自己的節日,而是要打造成全國人民的節日,可有效地科學普及航空知識,激發全民族特別是青少年探索創新熱情,制造輿論氛圍,掀起關注航空、愛航空的熱潮。
每逢“中國航空日”,可以廣泛發動部隊、宣傳部門、航空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科普、互動活動,展示國家取得的重大國防科研成果,面向青少年和市民開放一些工廠、軍營、機場、飛機等,進行最直接、最形象的國防教育。
責編:xwxw
免責聲明:
凡本站及其子站注明“國際空港信息網”的稿件,其版權屬于國際空港信息網及其子站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國際空港信息網”。其他均轉載、編譯或摘編自其它媒體,轉載、編譯或摘編的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對其真實性負責。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站注明的文章來源。文章內容僅供參考,新聞糾錯 [email protected]
- 上一篇:土耳其外長航班荷蘭降落遭拒 荷立場:不受歡迎
- 下一篇:返回列表